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6月20日,“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9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是安溪首次在京以较大规模、较为丰富的形式系统展示其璀璨厚重的历史文化,将持续3个月。


6月20日,“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9展厅向公众开放。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据了解,安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涌现了以一代名相李光地为代表的鸿儒名贤。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其成为中国乌龙茶的发源地、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传统竹藤编技艺也闻名全国,并发展为继茶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民生支柱产业,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符号。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表示,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此次展览就是以此为契机,从一个切口展现新时代古县新貌及县域治理的经验。“希望广大观众能通过本次展览,深度领略安溪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魅力。”


展览共分为“溪水流长”“茶韵香悠”“藤姿铁艺”“民俗乡情”四个单元,精心遴选160余件(套)展品、100多幅图片、13个视频,涵盖瓷器、竹器、金属器、藤器、乐器、水晶器、服饰、书法、文献等类别,系统展示安溪的历史文化、艺术创造和民俗风情。


唐代青釉双系罐、宋代安溪桂瑶窑青釉碗、明代安溪窑青花山水人物题诗瓶、清代安溪木雕凤凰花卉木纹堵板……一件件展品,为拂去历史尘埃、回望安溪历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安溪层层叠叠的茶山、蜿蜒美丽的溪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孙祥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介绍,整个展厅以土色作为基底,揭示了地域文化本质上植根于乡土的孕育;承载信息及内容的墙体结构氤氲着青绿色调,青山绿水相交融,交代了安溪的自然特色;部分立面装饰结构灵感来源于六角穿花、十字编等当地特色藤编技法,既是对传统工艺的提炼展示,又暗含了“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的美好寓意,赞颂一代代安溪人用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除了对每件展品精心布置,展览还注重多感官体验,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孙祥说,“比如铁艺展品以阵列的形式展示;展览对福建土楼的代表性建筑泰山楼的大门做了对景处理,使空间更具延伸感,观众可在泰山楼前打卡;观展过程中,还未步行到戏台,观众就可听到安溪县的特色剧种——高甲戏;身处展厅中,观众还能闻到淡淡的乌龙茶香。”

 

展览展出了多个朝代、各类材质的安溪饮茶器具,介绍了安溪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名茶,如铁观音、本山、大叶乌龙等,展现了安溪铁观音独特的制茶工艺。展厅内可以看到摇青的特色工具,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制茶过程。


展览设置“摇青”体验区。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向记者介绍,此次他从安溪带来当地的铁观音,轻轻用手一拍,茶香四溢。“铁观音的制作要经过采青、晾青、晒青、摇青、杀青、炒青等大大小小十八道工艺,缺一不可。铁观音的香是摇出来的,硬是炒出来的,形是捏出来的,质量是比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藤姿铁艺”单元,甄选出安溪藤铁工艺大师的代表作品进行展出,这是安溪工艺人精品的一次集体展示。一件件看似平凡的竹、藤、木、草、铁,经过巧手,把坚硬的钢铁和细软的藤条,刚柔并济、巧妙结合,变成富有艺术创意的家居用品,堪称“铁骨柔情”。


观众在欣赏藤铁工艺作品。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我看到了一个既熟知又陌生的家乡安溪,许多有着丰厚积淀的历史文化遗存让我格外惊喜和感动。如安溪还保存着各式各样的土楼,有方形的、圆形的、梯形的、三角形的以及异形的,还有古代冶铁遗址、古陶瓷器皿,尤其是李光地高古灵动的书法等。”观展后,安溪籍当代艺术家、雕塑家陈文令告诉记者,文明遗存是故土永久的辉煌,我们在好好保护的同时,要创造出安溪新的文明高峰,以此留给世世代代的家乡子孙作为永久的礼物。

 

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曙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接下来将继续结合展厅展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做好安溪“三铁三世遗”的活态传承,助力茶香更四溢、竹藤更曼妙、铁艺更铿锵。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