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北京市举办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怀柔区委书记郭延红在发布会上介绍,怀柔区在全面推进怀柔科学城统领“生态涵养、科技创新、会议会展、影视文化”等功能要素融合发展,引领怀柔从生态涵养区跃升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重要承载地;怀柔区始终把怀柔科学城建设摆在区域发展的重要位置,全力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强国建设;未来,怀柔区将立足区域文化资源禀赋,推动科学城、会都、影都、生态涵养深度融合,推动历史、艺术、科学与技术等要素相互融合、交相辉映,赋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10日,北京市举办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怀柔专场。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摄

 

上万人的怀柔科学城,聚起人气和科研气

 

郭延红表示,怀柔区始终把怀柔科学城建设摆在区域发展的首要位置,全力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强国建设。目前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见雏形,怀柔科学城全面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的新阶段。怀柔科学城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速形成,“十三五”“十四五”已落地科学设施34个。

 

“这里有全世界最亮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有全球首个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于一体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有从宏观、介观、微观全尺度研究生命科学问题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这些‘国之重器’是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支撑。”她说。

 

郭延红说,怀柔科学城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最完善的地区,除大科学装置和设施平台外,怀柔实验室是全市首批3个国家实验室之一;目前在怀柔工作的科研人员达到1.8万人,其中两院院士71人,“聚人气、聚科研气”形成良好态势;此外,怀柔的科学设施开放共享会持续深化,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7个科学设施已面向全球开放,累计获批机时58万小时。2023年,怀柔区拟举办国际学术活动43场,参与交流人员1.5万人,值得一提的是,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将在怀柔举办。

 

打造会都影都,文化窗口面向世界

 

郭延红介绍,怀柔区坚持站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高度推进雁栖湖国际会都建设,进一步擦亮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金名片”。近十年来,怀柔区先后圆满完成2014年APEC会议,2017年、2019年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任务,成功举办G20能源部长会议等活动2万余场次,雁栖湖国际会都成为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功能设施。

 

“我们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顶层国际交往、可举办全流程主场外交活动的核心承载区’定位,加快国际会都扩容提升,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更好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郭延红说。

 

怀柔区在着力打造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窗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全面部署。而怀柔有源远流长的长城文化,有知名的慕田峪长城、箭扣长城、黄花城水长城;有独具魅力的满族文化,喇叭沟门满族乡和长哨营满族乡是全市仅有的2个满族乡,形成了二魁摔跤、满族蹴球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延红说,怀柔有生生不息的红色文化,在怀柔区渤海镇沙峪村的革命队伍打响了平北抗日第一枪;怀柔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一座正在拔地而起的“百年科学城”,也是全国科普示范区;怀柔区杨宋镇是“中国影都”核心区,这里拥有亚洲最先进的数字制作系统,全国首个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此挂牌运行,已连续举办了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借助好山好水好空气,实现绿色富民

 

怀柔区是承担首都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功能的生态涵养区。郭延红介绍,怀柔区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生态环境质量连续8年保持全市前列,空气质量长期领跑全市,国、市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森林覆盖率77.5%、排名全市第一。  

 

她介绍,怀柔区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富民,培育形成了“西瓜李子”“怀柔板栗”“汤河蜜薯”“拇指猕猴桃”等一系列“小特精”农产品品牌;怀柔区坚持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带动精品民宿发展,目前全区乡村民宿达到2220家,形成三卅、井邻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民宿;2022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525元,绝对额和增速均排名生态涵养区第一。

 

郭延红介绍,上半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近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怀柔区在大力发展仪器和传感器等高精尖产业。今年5月,科技部等12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怀柔科学城打造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怀柔区以城市更新方式打造了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等产业园区,目前已集聚卓立汉光、多场低温等仪器企业290余家。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