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慕宏举)7月11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召开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案件审理情况新闻通报会,并发布了《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审理情况白皮书》。有关负责人通报了三中院及辖区法院帮信罪的审理情况、典型案例,并进行法条解读和提出建议。


新闻通报会现场。图源: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10月10日“断卡”行动开始至今,帮信罪案件呈“井喷”增长态势。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6月底,北京三中院辖区法院审结帮信罪案件共计634件。


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海虹介绍说,目前,帮信罪案件主要集中于提供银行卡用于支付结算这一非技术性帮助行为,占比达93.2%,且主要集中于涉众电信网络诈骗。帮信罪案件中,45岁以下的被告人占比9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56.2%,被告人呈现年轻化、低文化程度态势。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白皮书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帮信行为作为信息网络犯罪完成的重要一环,严重割裂了该罪犯罪分子与被害人的联系,极大程度阻碍了侦破工作开展与涉案财物追回,危害性极大。


三中院刑一庭庭长王文涛、通州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李中华就帮信罪的行为方式、“主观明知”“情节严重”的认定依据以及与相关罪名的区分,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释法。随后,三中院刑一庭法官栾广萍就预防帮信犯罪的诉源治理方面提出了倡导公民个人增强法律意识、监管机构完善规范体系、互联网平台强化技术监管等相关建议。


新京报记者获悉,接下来,北京三中院还将围绕相关领域,积极探索中级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