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璐)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于2023年7月16日在京开幕。这是国际基础科学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主题为 “聚焦基础科学,引领人类未来”,重点围绕数学、理论物理、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大会颁发了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和前沿科学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以及大会主席丘成桐致开幕辞。菲尔兹奖得主大卫·曼福德(David Mumford)、马克西姆·孔采维奇(Maxim Kontsevich)、洛朗·拉福格(Laurent Lafforgue)、安德烈·欧克恩科夫(Andrei Okounkov)、考切尔·比尔卡尔(Caucher Birkar)、阿莱西奥·菲加利(Alessio Figalli)、雨果·杜米尼尔·科平(Hugo Duminil-Copin),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E. Hopcroft)、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诺贝尔奖得主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国际数学联盟主席中岛启(Hiraku Nakajima)以及五十余名各国院士,10余所国内高校校长受邀参会。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众多国际学术组织的代表们、国际知名科学大奖获奖者以及国内各高校院所的学者。


大会主席、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对此次大会充满信心和期待,他表示,聚集如此众多世界一流学者来到中国探讨学问,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事。“我期待通过大规模学术交流,能够为世界基础科学发展作出贡献。希望国际知名学者,特别是成就卓著的学者,加强对中国的了解。同时,希望年轻学者、学生们积极与世界一流学者交流,从而树立明确的目标。”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将持续两周,三百余名海外顶尖科学家与国内一流学者共八百余人,深入探讨基础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展望基础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包括8位菲尔兹奖得主、3位图灵奖得主、1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50余名各国院士将出席并发表高水平学术报告。


此外,五百余场大会报告、专题学术会议以及卫星会议,将为国内外学者交流与共享学术成果搭建桥梁。会议期间,来自中国各地高校就读基础科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将通过学术海报的形式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青少年代表以及热爱基础科学、支持基础科学发展的各界人士,将参与大师面对面环节,聆听科学家们对于数学、物理、人工智能等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畅想,并与世界顶尖科学家交流对话。中国当代数学展览拉开序幕,展现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与成果。

本届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承办,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协办。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