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 通讯员 刘铮)7月22日,第三届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暨第九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在长春农业博览园开幕。

 

论坛以“耕地安全与粮食产能提升”为主题,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就黑土地保护利用、推动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展开交流,并举行了实地调研活动,全方位展示近三年来全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效果。当日下午,第九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将在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开幕,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梨树县政府举办。

 

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地,是全球四块黑土地之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粮仓”。多年来,由于风水侵蚀、过度利用等问题,面临耕层变薄、有机质下降、土壤酸化等问题,给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黑土地核心区域,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0.72亿亩,素有“黑土地之乡”的美誉。十七年前,中国农业大学和吉林省梨树县合作,共同建立了梨树实验站,在这里探索出了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以免耕条耕、覆盖深松等技术,增加黑土地的有机质,减轻黑土地风水侵蚀的压力,并提高了产量。多年来,“梨树模式”已经走出梨树,走向全国,乃至向国外推广。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论坛上发言。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表示,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必须要聚全国之力久久为功。中国农业大学长期以来扎根吉林,扎根梨树,探讨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重大科技攻关。以梨树为基地,初步探索出以保护性耕作为核心关键技术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近三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持续研究,持续加大技术的转移推广示范,一是“梨树模式”的总结提升,二是深入探索“梨树模式”在增产增收提质中的作用与成效,三是完成对“梨树模式”的“扩面提质”型标准化建设,四是实施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在未来,中国农大将会持续在黑土地保护利用方面加大力度,持续攻关,在三方面着重发力:一是持续加强协同攻关,二是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三是深度推动国际合作。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