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奶业大会期间,创新合作、绿色低碳、推动世界奶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奶业企业关注的主旋律。


中国奶业站上智能制造的新风口。从智慧牧场、数智工厂、数字化营销,到业内首款GPT应用产品——伊利YILI-GPT,及蒙牛专业领域大语言模型、线上营养师Mengniu GPT,智能制造正在全面推进我国奶业发展。


面对全球奶价下行及消费不振带来的挑战,乳制品行业将创新视为破局关键。伊利、蒙牛、恒天然、雀巢等国内外乳业巨头纷纷制定净零排放目标,并联手全球产业链伙伴共同应对气候挑战。


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


据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指出,食品摆上餐桌前需经研发、收获、加工、分销、零售到储存的层层环节,每个环节均会产生温室气体。养殖活动碳排放量可占农业食品企业排放总量的60%以上,90%以上的食品制造商碳排放主要来自原料、采购、包装和物流等环节。有研究数据显示,农牧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约为17%,仅次于能源行业、建筑业,位列第三。


数据显示,我国乳业年排放量为6000万吨—7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畜牧业总排放的20%,占农业总排放的10%,排放量不容小觑。“绿色低碳”“推动世界奶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本次世界奶业大会的主旋律。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在大会致辞中提到,伊利是行业内首家发布双碳目标及路线图的企业,先后推出5款“零碳”产品,打造了5家“零碳”工厂。不仅如此,伊利还初步突破了降低奶牛碳排放量的育种基因编辑技术,同时通过提高奶牛饲料转化率、降低奶牛打嗝产生的甲烷排放,实现源头减碳。目前,伊利正构建“零碳”产业链,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


目前蒙牛将“更绿色”作为“领先战略”的重要维度。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表示,蒙牛将推动打造可持续的草业、牧业,带动合作牧场减碳100万吨,推动实现100%粪肥绿色循环、改善100万亩土壤健康、为170万头奶牛打造良好生活条件。还将把旗下所有工厂改建成绿色工厂,让可再生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达到50%,引领全产业链奔向“净零碳”目标。


雀巢大中华大区副总裁Antonio Prochilo透露,与农业原材料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整个雀巢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的70%,而乳制品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所有农业原材料的一半。雀巢提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并制定了短期和中期目标。“我们正在价值链各环节采取行动。考虑到乳制品对全球变暖产生的重要影响,我们把原材料可持续采购作为行动关键。”


同样提出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还有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计划未来十年内投资10亿新西兰元用于可持续发展。最近,恒天然还宣布升级减排目标,计划到2030年较2018年减少50%的碳排放,而此前为减少30%。还将加快推进减少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煤炭,并投资7.9亿新西兰元。


恒天然董事会主席Peter McBride(彼得•麦克布莱德)表示,在中国市场,恒天然的战略重点与中国政府的可持续发展要务高度契合,双方拥有很好的合作机会共同应对挑战。


站上智能制造新风口


世界奶业大会期间,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授予呼和浩特市“世界乳业科技之都”称号。坐落于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也宣告落成启用。


“奶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正处在智能制造的新风口。”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杨进表示,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是探索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标杆,以数智化串联起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过程,推动全产业链、全设备链、系统链数智化全覆盖,为奶业数智化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2022年7月,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投产,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有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日处理鲜奶能力达6500吨,可保障千万级人口城市的日饮奶需求。奶粉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在设备工艺、物流仓储等5个领域位居全球一流,年产能6万吨,可保障128万宝宝每年的口粮供应。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有自动化管理和智慧低碳管理系统,全国最大的智能化奶山羊生态牧场就坐落于健康谷。


走进伊利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对奶牛产奶质量信息进行收集、监控和跟踪,对奶牛全生命周期进行精准管理。为了让奶牛回归自然本性,从奶牛自主挤奶、休息到采食,全程无人工干预,减少了应激反应,产奶量可增加10%。伊利还在中游打造智能工厂,在下游推动“全域、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消费者数字化运营,开发与1.5亿消费者在线共创新品的智能洞察系统,今年3月还正式发布了业内首款GPT应用产品——YILI-GPT,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消费体验。


8月4日,蒙牛集团也发布了专业领域大语言模型Mengniu GPT,用于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咨询服务。据卢敏放介绍,在中国,每10万人平均只有0.3名营养师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而全球水平是每10万人约有27名营养师,存在巨大差距。


“到2030年,‘智慧领先’将成为蒙牛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卢敏放表示,今年5月建成的蒙牛宁夏数智化工厂实现了“三个100”,即仅100名员工就能做出100万吨年产能和100亿元年产值,同类传统工厂要想完成同样的成绩需要3000名员工。“未来蒙牛还将兴建一批世界级的灯塔工厂、智慧牧场,用数字化、智能化重塑奶业乃至整个营养健康行业的生态。”


创新成全球奶业破局关键


作为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中国的乳制品消费市场牵动着全球奶价走势。


在8月6日举行的世界奶业大会乳制品行业国际贸易论坛上,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三处一级调研员胡舒分享的数据显示,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在经历前十年的快速增长后,2022年呈现量减价增趋势。2023年上半年,进口下降趋势减缓,出口增长较快。


“我们的奶价自去年开始跌,欧洲和新西兰今年开始跌,全球奶价比我国下降幅度还陡还快。”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分析, 2022年我国牛奶消费减少8.6%,而奶源扩张较快,导致奶源出现阶段性过剩,预计今年国内过剩的生鲜乳将超过110万吨。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奶业形势,很多乳制品企业将创新视为破局关键。依托全球开放式创新平台,伊利在本次世界奶业大会期间推出多款新品和新技术,如常温活性乳铁蛋白定向保护技术、具有8倍活性乳铁蛋白的有机牛奶、首创茶水分离式锁鲜盖技术的现泡茶等。


“创新是恒天然在中国发展与成功的基石。” 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说,恒天然正研发提升免疫力和认知功能的新产品,以创新提升产品,提供新的高价值原料,特别是在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及儿科领域的益生菌产品。


8月7日,雀巢回复新京报记者表示,看好本土市场和本土奶源的增长潜力,面对消费趋势和市场行情的变化,雀巢大中华大区奶品事业部会持续强化打磨成人奶品营养业务,通过创新和品牌沟通持续推广烹调奶品业务,加速针对本土奶源的产品上市等。


利乐公司今年5月发布的《牛奶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未来生活的忧虑主要集中于健康、经济状况、环境气候三大方面。相应地,在消费上期待被赋予健康掌控力、性价比掌控力和环保掌控力。在2018至2022年全球即饮白奶上市的新品中,拥有“功能减法”“功能加法”和功能性宣称的产品约占新品总数的54%。利乐将与乳制品企业一同从产品创新、运营效率、可持续转型三个维度探索业务增长机会。


另据美国乳品出口协会代表苏畅在世界奶业大会期间分享的数据,全球应用乳清蛋白的新品上市活跃,尤其在零食、麦片、饮料和即食餐领域有显著增长。此外,应用乳制品渗透粉的新品上市量也在2022年创下新高,尤其在糖果和烘焙领域,这些都为乳制品行业创新提供了方向。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