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来,金风渐至。8月8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取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对我国大部而言,立秋暑未消,尤其南方仍是夏暑正盛时。立秋也有“早”“晚”之分?立秋后天气就转凉了吗?立秋如何正确养生?


盼秋凉——立秋不等于入秋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秋天天气如何,立秋的时间说了算。一种说法是,如果立秋的时间在上午,就是早立秋;另一种说法是,如果立秋发生在农历六月,就是早立秋。


今年的立秋发生在农历六月廿二,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是妥妥的“早立秋”


立秋并不等于入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进入秋天的时间差别较大,此时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完成了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炎炎夏日中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立秋期间全国盼秋凉地图来看,常年进入立秋时,我国仅有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西藏、青海、甘肃以及云南北部、四川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已步入秋天,真正感受“秋高气爽”。立秋期间,吉林、陕西、宁夏等地将开启入秋进程,即将迎来秋凉。而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此时仍是盛夏余热未消。


图片来自@中国天气网


近日,北京阴雨天气频繁在线,空气潮湿,不少人表示这两天的体感温度宜人。接下来还会有高温的天气吗?今天(8月8日)北京仍将有雨水出没。北京市气象台预计,本周潮湿闷热,雷雨时而光顾。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8月12日,北京可能有一次较明显的降雨过程,受降雨影响,12日气温降至26℃上下,请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根据天气变化合理调整着装和出行计划。


图片来自@气象北京


气象专家提醒,目前北京仍处于主汛期,未来三天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公众请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地质灾害风险高的地方游玩、露营。


贴秋膘——除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立秋吃什么?


不知何时开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开始在网络盛行。你是不是已经准备喝“秋天第一杯奶茶了”?医生提醒,入秋后人体脏腑功能开始“收敛”,糖脂容易积累;奶茶中糖分、咖啡因、脂肪含量高,可能对身体造成不适。可以喝雪梨百合饮和菊花乌梅甘草饮清热润燥。


古人把立秋的物候现象分为“三候”: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民间有“贴秋膘”(吃肉)、“咬秋”(吃西瓜、甜瓜)、“晒秋”(晾晒农作物)等习俗。


在北方人的眼中,立秋还要贴秋膘。人们认为立秋之前是“苦夏”,导致人们无食欲,因此在立秋期间需要进补,也即是“贴秋膘”。每年立秋,北方不少地区都会食肉进补。在河北一些地区,立秋日,人们会吃炖肉或者肉馅饺子等滋补身体。


在华北、华东等地区,立秋讲究瓜果“咬秋”,这里的瓜果是时令水果如西瓜、桃子、甜瓜等。江浙地区的人们在立秋当天流行将西瓜和烧酒同食;天津人讲究在立秋时吃西瓜或香瓜,北京人也会在立秋尝一尝各种瓜果。


8月8日,江苏南通,海安市城东镇五坝村,小朋友在吃西瓜“啃秋”。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立秋时,辽宁海城等地流行吃肉面。爱吃面食的山东尤其是胶东地区有谚语“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当地人在立秋当天会包水饺或擀面条来吃。


新京报记者 刘欢 摄


而在浙江一些地区,立秋日人们会用水吞服红豆,寓意身体健康,不得痢疾,还有人会在立秋饮“秋水”,即深井水。山东莱西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立秋吃一种青菜豆腐,当地人认为立秋日吃“渣”可以防痢疾。因此当地有俗语“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


更多阅读《立秋美食有讲究:瓜果“咬秋”,肉食“贴秋膘”》


秋风起——立秋养生指南请收好


立秋,揪着盛夏的尾巴到来,虽然名字有“秋”,但暑热不减,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这份立秋养生指南请收好>>>


  • 早卧早起


立秋之后,日常起居宜早卧早起。“早卧”,一般指在晚上10时左右入睡,可调养人体阳气,顺应阳气之收养。“早起”,一般指在早上5时至6时起床,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


  •  适当运动


今天是8月8日,是立秋节气,也是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此时,早晚会相对凉爽一些,可适当活动,舒展筋骨。跳健身操、打乒乓球、登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 谨防“秋老虎”


立秋之后尚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在伏天里,虽然早晚温度较为凉爽,但是天气依旧炎热,温度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高温来临时如同老虎一般凶猛,这个时间段就是我们俗称的“秋老虎”。2023年立秋的时间是在8月8号,而今年末伏结束的时间是在8月19号,所以今年尤其要谨防“秋老虎”,避免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我们首先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减少烈日下的户外活动,可以选择早晚进行户外锻炼;其次,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汗出过多而脱水。在衣着方面,由于早晚温差较大,要根据实际气温适量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在饮食方面,要合理安排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少食辛辣肥甘之品。


资料来源@中国天气网、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气象北京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人民网科普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