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资料图。图/新华社


企图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美国政府又有了新动作。


据凤凰网北京时间8月10日报道,当地时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授权美国财政部长禁止或限制美国投资者在三个领域对中国实体展开特定投资: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特定人工智能(AI)系统。该行政令将限制美国投资者投资那些开发芯片设计软件和制造工具的中国公司。


这份将于2024年生效的行政令,早被美国媒体形容为“史无前例的对华投资限制规则”。而且,该计划原本2022年就要定稿、今年4月推出,但由于美国政府部门之间、政企之间意见不一,遂拖延至今。


如今,这一计划终于出炉,其真面目究竟如何?


▲美国白宫资料图。图/新华社


圈定三行业,无理打压性质未改变


根据美国多家媒体提前透露的细节,拜登这道行政令将对美国私募股权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国的尖端科技产业提出限制,涉及可能用于军事用途的AI、量子密钥加密和量子传感以及特定“超级先进的半导体行业”。


除上述限制外,其他与AI、量子计算机和先进半导体相关的投资仍然可以做,但需向美国政府报告。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拜登要签发的这道行政令还有一项“营收规定”。根据该规定,行政令禁止投资的可能是那些至少一半营收来自量子计算、AI等尖端领域的中国公司。如果中国企业拥有相关尖端技术部门,但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其他渠道,那么美国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仍将被允许投资。由此可见,行政令主要针对的是中国新创企业。


相比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媒体曝光的行政令草案副本,拜登签发的这版终稿限制的力度有所减弱,行政令2024年才能生效,而且不具有追溯效力,尤其是初稿规定禁令至多涉及五个行业,这版终稿则仅限三个行业。


当然,虽然现在只圈定了三个行业,但该行政令无理打压中国的性质并未改变。美国政府这一做法,不仅违反市场经济原则,也极大扰乱了全球产供链稳定。


▲美国国会大厦资料图。图/新华社


为拜登助选,这道行政令有些特殊


近年来,美国对面向外国的风险投资的限制越来越多。比如,修改了投资审查法律,对AI、量子计算、先进半导体这类尖端技术,即使投资占比不足10%,也要交由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审查。又如,修改了出口管制法律,以便监管部门可以监督将美国技术转移到外国实体的投资交易行为等。


美国通常使用立法工具进行投资限制。而这次拜登则动用的是行政令的手段,这就显得有些特殊。


实际上,这道行政令是2021年6月拜登签发的第14017号行政令的后续动作。


第14017号行政令名曰《建立弹性供应链、重振美国制造业、促进广泛增长》,该行政令明确半导体制造和先进封装、大容量电池、关键矿物和材料以及医疗用品和原料药是美国优势削弱、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产品供应链,行政令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过了一年,去年6月,美国国会两党部分议员根据第14017号行政令提出了一个《国家关键能力防御法案》,把美国“国家关键能力”的范围划得过大,实操性很差,遭到美国商务部反对。


拜登如今签发的这道行政令自然是为了减少与国会扯皮,而缩小禁令覆盖范围的目的是要提高实操性。至于明确2024年禁令才落地,则是因为正好赶上2024年大选初选开始,这道行政令或许还能起到展示拜登强硬形象的作用。


▲美国纽约华尔街资料图。图/新华社


损人不利己,脱钩对美国也无益处


事实上,自2022年拜登这道行政令放出风来后,就遭到了不少美国商会组织和舆论的反对。


有美国媒体指出,投资限制将损害美国金融市场的声誉,限制中美金融联系也将削弱美国对中国经济的洞察力。


还有媒体认为,投资审查很可能伤及大批美国企业,因为AI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很难界定什么项目可以投资什么应被禁止。


美国是中国重要的风险资本来源国之一。据统计,在中国所有得到风险资本企业中,美国投资了其中1/3的企业。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美国资本仍占中国新创企业得到的所有风险资本数量约1/5。


过去,美国私募股权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分享了中国发展和创新的红利。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包括美资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的信心明显回升。


近期美方多次声明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但做的却是另一回事。7月31日起,美国众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开始审查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和顶级股市指数提供商明晟的对华投资,声称这两家公司的部分投资损害了美国国家安全。如今,拜登限制对华投资的行政令,却又出台了。


中美关系需要稳定的预期和基本的信任。美方一味强调“激烈竞争”,对中国发展设障添堵,最终将被证明对美国也无益处。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还是少做为好。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何睿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