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地铁十号线国贸站的变电站内,两台机器人正在进行着日常的巡检,其中一台在多组变电柜间穿行,不时伸出探头查看设备运转情况,另一台体积较小的机器人则钻入了人员难以进入的低矮的电缆层巡查着这里的设备情况。

 

记者了解到,北京各个地铁站内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变电站,在应用机器人进行日常巡检后,很多地铁站的变电站已经不再需要设置固定人员值守,一名工作人员可以同时负责多个车站的变电站工作,效率和安全都更有保证。


机器人“丽丽”在低矮的电缆层内巡检。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机器人能“闻”会“看”可监测设备运行情况

 

由于北京的地铁线路越来越多,而每一个车站也都有与之对应的变电站,常规的人员巡检效率上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为此,北京地铁供电分公司“闫思玲创新工作室”集结公司技术精英,结合地铁供电专业特点,不断在智慧供电科学领域探索创新,自2019年公司开始研发供电设备巡检机器人以来,持续不断完善功能,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两台——“东东”和“丽丽”,并均已投入使用。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这两台机器人一台是能够升高到1.2米的轮式机器人“东东”,另一台是体型较小、身高不足半米的板下机器人“丽丽”。这两台机器人取名为“东东”和“丽丽”,是“动力”这两个字的谐音。

 

今天上午,记者在国贸地铁站变电站内看到,机器人“东东”正在多组变电柜间穿行,不时伸出探头查看设备运转情况。记者注意到,这些变电柜上都标注有车站内各处重要设备的名称,像是电梯、通风、照明等,可以说是控制着车站的正常运转。


机器人“东东”正在巡检变电柜运行情况。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东东”可以自主定位导航,通过搭载的传感器与算法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内设备盘面巡视及测温、对外部环境中的气体及声音进行采集分析,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实时图像远传随时了解现场情况,便于故障点判断并分析应对,在有限范围内最大程度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具备自动充电功能,一次满电能够续航4小时,足够完成一轮巡检作业。

 

这台机器人的能力还不止于此,在通过一处紧闭的房门时,它还能通过发射信息告知已经加装了智能设备的房门自动开启,等到机器人完全通过后,房门才会关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机器人“东东”身上还搭载了烟雾传感器等设施,在巡检中一旦发现有起火的前兆时,就能及时发出警报,确保安全。

 

低矮的电缆层内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

 

在国贸地铁站的变电站内,通过一处非常狭小的检修井就能进入这座变电站的电缆层,这里同样是维系着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必须定期检修。

 

不过,由于电缆层都位于变电站下方,空间普遍较为低矮,内部高度只有1米左右,人员通行十分困难,必须要一直弯着腰,甚至需要趴下去爬行才能进入内部检修。同时,有的位于较深处地下的变电站内,由于结构渗水,电缆夹层内常常存在不少积水,也给人员巡检造成了困难。


工作人员通过狭小的检修井交接机器人。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为此,另一台巡检机器人“丽丽”应运而生,它主要应用于空间狭窄的电缆夹层巡视,通过操作平台遥控其在电缆夹层内运动,利用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摄像头对夹层电缆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巡视,同时将图像回传至操作平台,供巡检人员检查电缆状况。“丽丽”还具有一定的爬坡越障和涉水能力,能够适应电缆夹层的复杂环境。其续航能力在45分钟以上,能够满足电缆夹层巡视需要。

 

除了对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着持续探索与攻关,近年来,北京地铁供电分公司“闫思玲创新工作室”还研发了刚性接触网智能检测装置、抗电压波动装置等,为地铁供电筑起安全屏障。

 

在北京地铁,像这样的创新工作室还有很多。自2011年成立首个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以来,发展至今已拥有公司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0个,市级创新工作室6个和市级(示范)创新工作室2个,以劳模工匠人才领衔,整合优质资源、发挥集群效应,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技术创新,在解决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艺流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累计形成公司创新成果238项,推荐市级创新成果8项。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