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听障儿童、自闭症儿童等特殊的孩子跳舞,用艺术发现世界的美好……这是过去13年来,刘岩和她的团队一直在做的一项公益项目。

 

刘岩,是北京舞蹈学院的一名教授,同时,她常年投身于公益事业,资助孤残儿童学习舞蹈。今年,她的这项公益活动又拓展到了长者领域,老年人群体通过舞蹈的方式,也在治愈着自己的身心。

 

9月中旬,记载着这些特殊的孩子、长者们“起舞”美好瞬间的公益摄影展——“天使的微笑”儿童公益摄影展即将开展。就此,新京报记者近日专访刘岩,请她介绍这背后的故事。


新京报记者近日专访刘岩,请她介绍这背后的故事。摄像/后期:新京报记者 周博华


通过舞蹈的方式,让“特殊孩子”们实现艺术梦想

 

新京报:这一公益摄影展已经举办了十多年吗?

 

刘岩:是的,“天使的微笑”儿童公益摄影展由刘岩文艺专项基金在2011年发起的公益品牌项目,致力于为特殊儿童提供艺术教育,守护梦想,传递爱与温暖。

 

从2011年起,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刘岩文艺专项基金便在中国文联的支持下,资助孤残儿童学习舞蹈。今年,除了关注特殊的孩子之外,我们还拓展到了与长者“共舞”的领域。而这次的公益摄影展,则是通过摄影照片的方式,展示其间的美好瞬间。目前已经举办了八届。

 

今年9月中旬,在北京的凤凰传媒中心举办第九届“天使的微笑”儿童公益摄影展,将向公众免费开放,为期两周。

 

新京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资助孤残儿童学习舞蹈的?

 

刘岩:2010年,在中国文联的帮助下,成立了资助孤残儿童舞蹈教育的刘岩文艺专项基金,我们开始资助孤残儿童学习舞蹈艺术。

 

这么多年来,我们接触了很多特殊的孩子,包括听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脑瘫儿童、罕见病(SMA)等特殊儿童群体,我们希望通过舞蹈的方式,实现这些“特殊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身体上的障碍并没有阻碍他们对艺术、对舞蹈的爱,当用属于自己的特殊方式去快乐地舞动时,每个人都会非常地受启发和感动,他们是那样地热爱舞蹈、热爱生活。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通过舞蹈,让孩子们获得快乐与滋养。这十多年来,我们看着这些孩子学习舞蹈后开始对舞蹈、音乐产生兴趣。就我本人而言,并不是说要在他们当中培养出一个专业的舞者或者舞蹈家,而是希望他们舞蹈时,能够感受到那份幸福和快乐。


新京报: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的孩子?

 

刘岩:十多年来,有不少让我印象深刻的孩子。印象最深的是十多年前的一个孩子,叫范杰,他是一名听障儿童。虽然听力有障碍,但跳舞非常有灵性,很有天赋。2012年,我第一次以编导的身份完成了一支舞蹈作品,叫《对他说》,这个作品是由北京舞蹈学院优秀的青年舞者马蛟龙和范杰共同表演完成的。

 

范杰的第一次登台表演就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舞蹈全程,节奏和舞步一点都没有错,表现得非常出色,甚至在表演结束,很多专业的老师都没有看出范杰是一名非舞蹈专业的听障儿童。

 

很难想象,听力有障碍的范杰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是千百次的练习让他有了这么出色的表现。我们深深地被他对舞蹈的热情和认真打动了。

 

和自闭症孩子的沟通犹如一场双向奔赴,互相治愈着彼此

 

新京报:和这些特殊的孩子沟通中,会不会存在困难?

 

刘岩:跟各种不同身体素质的孩子沟通,有着不一样的“困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跟自闭症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走进自闭症孩子的群体中,是非常困难的。到现在我都还清晰地记得我们第一次上课的场景:几位老师走进教室,房间里十多位自闭症小朋友,大部分都开始失声痛哭,他们突然看到这么多陌生人,情绪非常慌乱。

 

当时我的学生们也有点慌,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赶紧播放了莫扎特的音乐,然后推着轮椅到小朋友面前,用手在小朋友面前做各种动作,“你们看,这个手势像不像小鹿”“这个像不像花朵”……通过这种互动游戏,有些小朋友就把注意力转到我的身上了,虽然小朋友们脸上还挂着眼泪,但他们开始伸出手模仿我的动作。

 

通过“艰难”的破冰时刻,孩子们渐渐跟我们熟络了起来,一同走过了三个月的课程时间,我们也见证了这些孩子的变化。结课那天,当孩子们跟我们一起“舞蹈”时,我看到很多孩子的家长感动落泪,可能他们也格外动容于自己孩子的点滴改变。

 

其实,在与孩子们的接触空间中,我的感受也是非常舒服的,他们并不会好奇为什么我这位老师坐着轮椅跟他们沟通。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是被他们平等对待的,那种互相之间的默契好像是一场双向奔赴,互相治愈着彼此。


刘岩和其团队与特殊的孩子们“共舞”,互相治愈着彼此。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今年,为什么把这项公益活动拓展到长者领域?

 

刘岩:这实际上是我们在进行的具备中国特色的舞蹈艺术疗愈项目内容之一。在整个项目的构建中,不仅包括孩子,还有年轻人以及长者。今年3月到6月,我们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舞蹈陪伴”长者舞蹈艺术疗愈项目。

 

舞蹈艺术疗愈,实际上就是让普通人能够“进入舞蹈”,不再是欣赏舞蹈,而是自己跳舞,进而缓解身体和心灵上的各种压力。我们接触中发现,老年人群体也有着属于这一年龄段的压力,面对子女、面对当下的生命状态等方面的焦虑,我们走进养老院,希望通过利用简单、传统的舞蹈肢体动作,为老年人强身健体,同时增强彼此间的交流。

 

我们和这些叔叔阿姨们一起跳舞的时候,没有想象到他们在这个年龄能展现出特别的活力。舞动时,他们绽放出来的美丽让我特别惊喜。

 

新京报:未来,这一公益活动将如何继续开展?

 

刘岩:接下来,我们这项公益活动将同过去13年一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下去,关注特殊的孩子们、长者及年轻人。

 

通过舞蹈,越来越多人在其中获得了快乐与滋养,我们也希望借由摄影展的方式,将其中的美好瞬间展现给更多人。相信大家走进这个展览,看到一张张笑脸、看到这些通过舞蹈艺术疗愈来获得能量的可爱的孩子和长者们时,也一定会从中获得我所感受到的这种美好。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