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 1943年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手稿。1943 年,19 岁的曹火星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进行抗日宣传时看到中共中央在《解放日报》发表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社论,他心潮澎湃,在土炕上借着昏暗的油灯创作了这首歌曲……”9月1日,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的同学们走进教学楼,会看到数列展板和部分展品在大厅内整齐排布,观展的同学们聚拢在一起,听小讲解员们讲述这些历史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是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开学首日的亮点活动之一。9月新学期,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办、新京报承办的《烽火印记——北京抗日战争主题片区特展》校园巡展首站走进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并由该校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为学校师生讲解展览内容。


观展的同学们聚拢在一起,听小讲解员们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受访者供图


抗战历史文物吸引学生围观


从卢沟桥、宛平城到樱桃沟一二·九运动纪念地,从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到八路军邓华支队司令部旧址……每一处抗战遗存和纪念设施,都铭记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壮阔进程和光辉历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赵建军介绍,此次巡展将以抗日战争主题展为依托,以展板加模型形式,在校内展出。本次特展对北京地区这165处重要的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存进行简要介绍,展出照片200张,文物50件。


展览共包括三部分。一是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地核心展示区;二是抗战纪念设施重点展示区,主要展示北京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纪念馆、纪念碑等纪念设施。三是抗战遗存重要展示区,包括京奉铁路正阳门车站、八路军邓华支队司令部旧址、贝家花园、林迈可小道等,这些遍布在京华大地的抗战遗存都是伟大抗战历史的见证。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副校长、小学部主管校长周文胜表示,“这次巡展是一个契机,让学生们更加直观、深入了解中国抗战历史以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孩子们自己担任讲解员,能够充分发挥同伴和榜样的力量带动孩子们一起体验和感受。”


该校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为学校师生讲解展览内容。新京报记者 冯琪 摄


4位小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


“我们是红领巾小记者,同时也是红领巾讲解员。”烽火印记图片展展板前,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的4位红领巾讲解员已就位。他们分别是58中队李祖荣、55中队梅浩桐、52中队张潇彧、44中队成思铄,在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这些孩子将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革命先辈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该巡展今年将陆续在北京市20所中小学校展出。早在暑期,部分学校就配合此次巡展发起了“小小讲解员”活动。从学生中招募的60名“小小讲解员”在展览开始前,就已经接受了主办方组织的两期讲解专业培训,他们将利用所学知识把展览精神和爱国故事分享给自己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


今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馆36周年。记者了解到,抗战馆已连续举办了100多个专题展,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一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发挥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让展览‘走出来’,将红色文化送达教育一线,走进学校,拉进和师生的距离。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赵建军表示,抗战馆每年都会推出有深度、有厚度的展览,但如果这些资源只是陈列在馆内,覆盖面仍然较为受限。希望借助学校开学这个节点,采用送展到校的形式,让展览资源的效应得到更大发挥。


赵建军提到,在设计此次巡展内容时,特意选择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角度,选取孩子们在课本上看到的、平时出行接触到的、关联度更高的内容,让孩子们更易于接受,展出效果更好。


记者了解到,今天在建华实验学校举办的系首场展览。巡展期间,该主题片区特展将利用校园中的橱窗、电子屏、文化走廊、红领巾广播电视台、国旗下的讲话等宣传阵地,在全校进行红色教育宣传推广。同时,学校各班级还会开展以爱国主义、传承传播红色基因的主题队会,发挥红色基因的铸魂育人作用。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