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处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千百年来,运河水汇聚于此,积淀出深厚的运河文化。

 

恢复通航的大运河,仿佛一条时光轴,串联起古老的历史建筑和现代化的都市风光,成为游客打卡的新地标。9月5日,北运河游船一如往常,载着游客从2号码头出发,十公里的运河水路,沿途的运河商务区、燃灯塔、大光楼、三大建筑、绿心公园等建筑错落交织,至终点大运河森林公园柳荫广场码头行船过程中,游客举着手机拍照打卡,感受大运河的文化魅力。

 

至今,大运河已经流淌了两千多年,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横跨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沿线文物等级高、分布密集、时代跨度长、类型丰富,有众多桥、闸、码头遗址以及与大运河相关的古仓库、古建筑、古遗迹等,其中通惠河北京老城段(包括什刹海、玉河故道)、通惠河通州段(西起永通桥,东至通州北关闸)是世界遗产点段。

 

近年来,北京持续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挖掘北京地方运河特色文化,取得明显成效。

 

大运河中国文化遗产地标。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古今同辉,北运河串联通州文脉

 

老话说,“北京城是漂来的”,一个“漂”字道出了,北京城与大运河的关系。元明清定都北京,南方的漕粮、丝绸、茶叶等物资,要经过大运河北上京城,那些堪称古都北京标志性建筑的皇家园林与九坛八庙,所用的材料大部分是通过大运河运来的,老百姓的生活也与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清代诗人王维珍在《古塔凌云》中提到的“一支塔影”,说的是大运河北端的标志——燃灯塔。

 

媒体记者参观燃灯塔。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古时候没有手机导航,从南方到北京的漕运要经历半年之久,途中还要面临多种风险,当人们行船看到燃灯塔时,就意味着通州到了。”三庙一塔讲解员周超月介绍,因此,燃灯塔不仅仅是通州的地标,也是当时运河的航标。

 

纵观运河两岸,大运河文化点位星罗棋布,通州文庙是南方学子进京的第一站,学子们在此学习,祭拜孔子,历史上培养出了状元、进士、举人等人才;燃灯塔下的葫芦湖,是金代闸河遗址,因形似葫芦而得名,明代时,葫芦湖改成转运码头,在这里大船换小船,再由小船经通惠河进京城;葫芦湖边上的大光楼,被誉为“大运河边第一楼”,明清时期,这里既是漕船北上的终点站,又是扬帆南下的始发地,北运的漕粮在此验收交付,故此楼也被称作“验粮楼”。

 

作为大运河文史专家,任德永向记者介绍,水是大运河的灵魂。2022年6月,大运河京冀段互通航船,大运河全流域通水,具有跨时代意义。自从通航以来,北运河游船每天至少四班,市民可以游船体验,感受两岸深厚的运河文化。

 

通州区文旅局大运河文史专家任德永在船上介绍大运河历史,展示大运河文创产品。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及两岸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前期建设中就得到了重视。”任德永表示,目前,通州区不可移动文化点位达到了238处,包括燃灯塔、文庙、紫清宫、佑胜教寺等建筑,其中燃灯塔已经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是承载大运河文化历史的重要符号。

 

新晋打卡地,昌平再现元代京杭大运河源头盛景

 

时间回到700多年前,从通州沿着大运河溯源而上,可以到达京北昌平。在昌平城南街道化庄村东的白浮泉,是元代京杭大运河的源头。

 

白浮泉遗址。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公元1289年,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改造完成,这一年海上的漕运量已经达到128万石,粮食运到通州以后,大部分漕粮由陆路运输,不仅运费昂贵,道路参差不平,车辆损毁严重。为解决大都城漕运“最后一公里”问题,元朝水利专家郭守敬,经过多年详细勘测,引白浮泉水汇至瓮山泊,后导入积水潭,最后到达通州连接北运河。

 

公元129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成为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自此,大运河从南方运抵通州的百万物资,无须车马轮毂,可经通惠河漕运直入京城,积水潭也呈现出“舳舻蔽水”漕运一片繁盛的景象。

 

明、清两代,白浮泉就不再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主要水源,但仍然是昌平的重要水源和祈雨之地。历经730年,白浮泉依然发挥着吟古诵今的重要意义。

 

2018年,昌平区开始着手对白浮泉遗址进行修缮,并规划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历经五年,白浮泉畔基本显现出了元明时期的历史风貌。今年4月8日,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白浮泉畔。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记者在园区看到,作为明、清时期“燕平八景”之一,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龙泉漱玉”景观得以重现,九龙池的池壁以花岗岩石砌成,九个龙首均为青石雕成后嵌入石壁,泉水就从九个龙口中涌出。明代时,白浮泉景观被称为“龙泉喷玉”,清代康熙年间改为了“龙泉漱玉”。

 

从九龙池处拾级而上,可以抵达都龙王庙,也是园区开放后游客市民打卡的点位之一。这是在引白浮泉水济漕工程完成后,龙山之巅兴建起的一座庙宇。不同于别的龙王庙,都龙王庙是北京历史上唯一一座以“都”字冠名的龙王庙。1990年,九龙池和都龙王庙都被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都龙王庙。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经过前期的开放运营,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新晋成为昌平区的旅游打卡地,目前,由于防汛等因素,园区暂未开放。作为公园的运营方,昌平文旅集团大运河事业部负责人芮园向记者介绍,4月8日园区开放当天,客流量就达到了近万人次,在五一期间,园区首次尝试夜间开放,单日最高客流量达到了1.8万余人次。自开园至7月底,园区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王子诚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