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互联移动”为主题的2023年 IAA MOBILITY-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慕尼黑车展)正在慕尼黑举行。


9月5-10日,德国慕尼黑车展举行。


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本届慕尼黑车展不仅汇聚了德国本土车企,美国车企特斯拉也“罕见”地登陆本届慕尼黑车展,中国企业更是有50余家参展,与2021年相比数量几乎翻倍。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比亚迪、阿维塔、小鹏汽车、赛力斯、零跑汽车、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加特兰、地平线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悉数亮相。


德国总理舒尔茨在慕尼黑车展开幕式的致辞中表示,“公平竞争一直以来都是创新的驱动力。20世纪80年代有人说日本汽车正在超过所有其他市场,20年后又有人说韩国制造的汽车已超越了所有其他市场;如今竞争被认为是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德国以外也在制造和开发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在IAA史上首个中国媒体专场沟通会上表示,慕尼黑车展刮起“中国风”,中国声音、中国力量成为顶级国际车展上的重点关注。今年6月,中德两国多部委以及多个德国车企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传递了两国对继续强化汽车产业合作的战略态度。本次慕尼黑车展,中国汽车整车企业和供应链科技公司的参展企业数量和规模达到历史最高,这也是中德汽车继续合作共赢,彼此相互成就的注解和例证。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董事总经理Jürgen Mindel在致辞中强调,竞争有助于商业的创新和进步。四月份的上海车展让他看到创新的“焰火”。而展望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和德国汽车工业,携手共进、合作共赢才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东风柳汽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冯杰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慕尼黑车展表明中国汽车在积极融入世界汽车生态产业链,深入融合全球汽车合作方面,正在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开放。


多家中国车企亮相,新能源汽车补充当地市场


“IAA MOBILITY”的前身为德国国际车展“IAA”(法兰克福车展),2021年IAA的举办地从法兰克福搬迁至慕尼黑,并更名为IAA MOBILITY。


9月5-10日,德国慕尼黑车展举行。


2005年中国汽车企业首次亮相法兰克福车展,但彼时在燃油车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中国车型并未在欧洲市场立足。如今,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这一局面已经改变。


从今年参加慕尼黑车展的中国车企阵容来看,包括比亚迪、阿维塔、零跑汽车、赛力斯、名爵汽车、小鹏汽车和东风柳汽,如果加上吉利集团下的路特斯和极星,几乎占据了整个车展三分之一的乘用车品牌。


其中,如比亚迪推出面向欧洲市场为主的六款电动汽车和新技术;阿维塔旗下第二款车型阿维塔12完成全球首秀;小鹏汽车则是携国际版P7i和G9两款车型首次登上慕尼黑国际车展,同时公布了全球化战略规划,计划于2024年进入德国市场;零跑汽车发布了全球化战略并展示了首款全球车型。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冯杰认为,欧洲作为全球体系最完善、法规最严格,竞争也最为激烈的市场,是中国车企一块很好的试金石;中国车企要敢于在欧洲市场同全球最顶尖的汽车生产厂家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非常迅速。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一个全球生产和消费中心逐渐转变为一个全球技术和创新中心。未来,从电池到现在基于下车体甚至整车级技术的输出,将越来越常见。


“海外市场虽然陌生,但也是海阔天空的市场”,在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看来,仅一年时间,比亚迪已在欧洲上市5款车型,为欧洲当地消费者提供多元化产品选择。未来与当地伙伴携手合作,完善当地供应链和产业链搭建,积极拓展本土化投资与布局,加强本土化人才队伍建设。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以往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集中在亚非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发达国家,是对当地车型的补足,对市场的补充。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补充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包括电池等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都占有优势,促使出口保持增长。


动力电池企业出海竞技,智能汽车软硬件供应商展野心


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多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亮相。其中,如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完成欧洲首秀;欣旺达展示了闪充电池等。


但目前欧洲动力电池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巨大的前景让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争相布局欧洲市场,在匈牙利等国家投资建厂。


欣旺达董事长王威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基于匈牙利拥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和汽车行业绿色转型带来的商机,匈牙利成为欣旺达动力欧洲自有工厂的首选之地。他进一步表示出海能够通过本地化生产更贴近客户并把握产业快速发展机遇,考虑到欧洲汽车的普及率,如果禁燃提上日程,其巨大的需求缺口必然将转换为国内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巨大发展机会。


拥有巨大潜力的欧洲市场也同样吸引了日韩电池企业的关注,对此,王威表示中国电池企业的电池结构多样化,能够满足全球不同主机厂商的需求;通过其多元化的产品和技术提升市占率,未来随着“有效产能”持续放量、生产成本降低,中国电池企业会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如果说电动化是本届慕尼黑车展的关键词之一,那智能化就是另一个关键词;中国多家智能汽车软硬件供应商也亮相慕尼黑车展。


如地平线展示了征程系列智能驾驶计算方案、ADAS及高阶智能驾驶场景软硬件解决方案;商汤绝影首次全方位展示其智能座舱大模型产品体系;黑芝麻智能携全系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多套完整的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亮相;加特兰携车规级毫米波雷达芯片产品组合亮相并演示了最新的基于Alps-Pro芯片的前雷达方案和高性能角雷达方案。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总裁王晓刚接受贝壳财经采访时表示,商汤绝影自诞生起就蕴含着国际化的基因,在多年的创新与实践中逐步发展成为驾、舱、云三位一体的架构体系,如今走向全球恰逢其时。此次车展可以说是AGI时代一个令人兴奋的新起点,我们期待将长期沉淀的大模型技术能力和量产经验带给全球客户,让智能驾驶变成安全可靠的老司机,共同开启人机共驾的新体验。


“中国是智能汽车的前沿与核心赛场,是智能驾驶技术的创新高地。汽车智能化转型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与各国车企及产业链企业携手创新的机会”。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规划与市场总经理吕鹏如是说。


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认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全球智能道路基于SoC的解决方案于2026年前达到人民币148亿元,及于2030年前进一步达到人民币392亿元,前景广阔。随着中国5G网络、物联网(IoT)的发展,加上自动驾驶汽车的广泛使用,未来数年智能道路基于SoC的解决方案将会迅速发展,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新时代汽车产业的引领力量,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中国芯片企业在世界舞台上展露锋芒,未来大有所为。


加特兰COO吕昱昭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欧洲是汽车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已在慕尼黑设立了办事处并将持续投入资源。吕昱昭表示,全球芯片设计行业尤其汽车领域,以前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海外用户需要有从知道到了解再到认可到信任的过程,这个过程注定也不会太短;从企业角度而言,一方面打磨自身的产品能力,拿出有竞争力和差异化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要在策略上积极寻找和选择有真正价值的合作伙伴。


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博表示,驾驶辅助等智能驾驶功能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在最近几年快速上升,为智能驾驶在现实场景中的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国智能驾驶产业上下游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尤其在过去一年中,以大众为代表的头部海外车企与中国智能驾驶产业上下游供应商及整车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加深。


在张君毅看来,中国整个制造体系处于充裕的状态增强了中国车企及产业链走出去的底气。瑞银方面预计到2030年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将达到2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韦博雅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