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中扬(右一)与考入北大的部分学生。图/网络视频截图


52岁的校长和自己的学生一同考入了北大。9月8日,北京大学2023年的开学典礼,上演了这师生变同窗的美好一幕。


据媒体报道,今年52岁的廖中扬,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9月8日,廖中扬却作为博士新生,在北大开学典礼上与自己的学生一同上了“开学第一课”。


在开学典礼现场,52岁的廖中扬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微笑合影。廖中扬说,“我想用自身经历告诉他们: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学习这件事充满了价值”。他的事迹本身对他的同学来说,或许就是很有意义的一课,他回归校园,是在履行自己“老师”职责的一种方式。


“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这个说法本身,其实隐含着社会对教育的一种看法——教育应该在特定时间,满足一种特定的需要,诸如求职就业、阶层跃升之类。教育最被看重的,或许是它被赋予的社会功能。


但廖中扬的选择,和这种社会功能并不完全对应。已经是校长的他,学历教育恐怕很难直接兑换为一种求职的履历,因为,他并不需要一个学历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


这时候,教育满足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向化需要。知识积累、眼界拓展、精神丰赡等,这种学习的目的,已经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个人体验,而不是“这个年龄段应该学习”。


这或许也更接近于教育本真的意义。教育的作用是个人化的,是个人为了寻找人生可能性而主动接近的。就好像孔子有很多“父子弟子”,如颜由和颜回、曾点和曾参,既是父子,也同是孔门弟子。他们向孔子学习,就是去求道,是个人化的需求,而不是希望教育给他们一个“敲门砖”。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人需求之间做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我们向来看重学习的具体功能,但也别忽视教育更加多元的个体意义。


尤其是,在科技进步迅速、社会发展多元的当下,教育理应提供更多“回炉重塑”的可能,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经历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接受教育的给养。


其实,梳理新闻就能发现,类似个案已经越来越多。比如,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一位41岁的会计,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河北师范大学迎来了一位49岁的大一新生;一位51岁的父亲,和女儿一起考上了研究生……


这些“非常规”的案例,都在突破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事实上,这样的案例越多,也越能拓展教育的可能性和社会的包容度,甚至帮助人们破除年龄焦虑——任何岁数,都可以通过教育去重新获得可能性,都有切换职业跑道的机会,人生链条自然也不需要那么严丝合缝,人们可以生活得从容松弛一些。


所以,点赞“廖中扬们”,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在点赞一个更加多元的社会。人们有勇气回到校园,教育也提供这样的通道,这当然是好事。


而今,我们也格外强调终身学习,如廖中扬一般的大龄学生,无疑也是“学习型社会”的注脚。我们每一个人当然也都是学习型社会的受益者,只要有心向学,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受到教育的托举。


所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月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任何年龄段的学习,都是给生命投射一道光。祝福廖中扬,也祝福每一位大龄学生都能享受一段充实、快乐的校园时光,都能为各自的人生拓展出新的宽度。


撰稿 / 夏研(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