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曾有“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梆子”“秦腔”等称谓,1952年正式定名为“河北梆子”。河北梆子充分体现出河北的地域文化特点,拥有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演员,北京、天津的河北梆子演出也各有风格。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成立于1960年,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现任团长为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获得者王洪玲。剧团成立以来,拥有刘玉玲、王凤芝、李二娥、彭艳琴、王洪玲、王英会六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共排演《王宝钏》《穆桂英挂帅》《窦娥冤》《金铃记》《人民英雄纪念碑》《花雅运河》等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剧目200余出。


河北梆子经典剧目《钟馗嫁妹》。  图/视觉中国



“先传承精华再去创新”


‍‍舞台上,王洪玲曾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也被戏迷誉为“金嗓子”。舞台之下,她一人扛起团长的重担,让河北梆子在新时代焕发着自己的光芒。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洪玲认为,河北梆子不仅拥有非常辉煌的历史,也是非常具有地方韵味的剧种,从“非遗”保护的层面来讲,第一步肯定要传承好。在她看来,剧种‍‍传承了百年,经过了多少代人的积累走到今天,这些东西都是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把‍‍老先生们留下的精华传承下来,才能在此基础上‍‍去创新与发展,如果‍‍没有目的性地创新和改革,势必会失掉自己的根。”‍‍‍‍


王洪玲近年来将更多精力放在推动河北梆子的传承和发展上,她带领剧团发起并承办了“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展演——北京站”活动,助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策划“寻根之旅”西北行等一系列巡演,先后在全国30多地演出。“一个剧种最重要的是传承。”为促进河北梆子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王洪玲积极奔走呼吁,恢复了中断20余年的河北梆子学员班,逐渐改善剧团专业人才全靠引进的困境。


王洪玲表示,作为一名从事河北梆子剧种几十年的老演员,文化自信使她对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激发出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深感使命在前、重任在肩。“河北梆子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要找到当代表达方式,在新时代更多挖掘现实题材,才能与观众产生更大共鸣。”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