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赫)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平行论坛主题活动第一场圆桌论坛举行。该场圆桌对话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著名作家、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著名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庆邦,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教授、俄语语言与文化中心主任杜布阔娃·奥莉卡,荷兰翻译家施露,共同探讨新时代的中国文学面临如何更好反映当下,助力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


梁晓声、莫言、刘庆邦(从左至右)参加主题活动。


文学只有和家国、民族共振,才能彰显它的价值意义。对于新时代文学面临怎样的改变和挑战,梁晓声认为,于长篇小说而言,任何一部精品都不同程度包含了作家对于其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的认知局限性,这几乎是难以克服的。因此对于长篇局限性的理解、包容和原谅,才能使作家的创作更从容。而对于中国叙事,梁晓声认为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为作家所用,来表现中国故事,“近两年我想的比较多的是,什么是文学?它应有批判的社会功能,有载道的功能,还有载福的功能,是对于最广大众生的关怀,以文化人。”


莫言认为,作家需关注当下,但又不应受当下的束缚。“比如我要写上个世纪30年代为背景的小说,首先要熟悉那个年代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但我需不需要对当下热火朝天、日新月异的生活(也)有了解,甚至是深入的了解?这也是必要的。历史发展像河流一样滚滚向前,没有绝对的过去,也没有绝对的现在,一切都是历史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即便写一个看起来是完全和当下没有关系的历史体现的作品,我依然要对现实给予关注,而且给予高度的关注。”


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具有跨文化传播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力量。当代中国文学已经积极参与到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之中,致力讲好中国故事。对于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中国文学“走出去”还需要做什么?莫言认为,文学走向世界,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十几年来,中国文学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的数量大大增加,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引人注目。“当然,一个作家应该关心的是把自己的作品写好,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地被翻译出去。”莫言表示,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经翻译之后,还能感动或者感染各国读者,就在于“共同价值观”。文学作品的共同价值观是人性中最普遍的部分,是一切文学的基座。若文学仅描写极个别人的感情模式,很难获得广泛阅读和普遍感动,“所以这是辨证的统一。一方面作为中国作家,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是我们重要的任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是要掩盖掉‘人’最基本的特征和感情,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不要盯着人写,盯着故事写’,时时刻刻通过讲述故事,通过细节和情节,把人物内心深处最微妙的那一部分表现出来,这是(作家)一辈子都要努力为之奋斗的方向。”


梁晓声动情地说,最近他读了很多中国早年的文学作品,在读的过程当中,他是忧郁的,甚至是忧伤的,但是没有一点“自卑”,“我在看晚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儒林外史》时,把这些作品放在同世纪、同一个年代国外的文坛上去看,我心里说:我们才不比他们差,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也正因为这样,刘庆邦、莫言的作品被翻译出去,包括翻译老师们为中国文学做了很好的事,我们应该非常感谢你们。你们是在中国文学被国际几乎‘零了解’的情况下,为我们做翻译。以后中国文学会记住你们。”


编辑 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