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赫)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平行论坛主题活动第二场圆桌论坛举行。该场圆桌对话由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主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著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结合各自艺术门类特点和具体创作,共同探讨了如何用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冯远征探讨如何用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文学艺术可以跨越国界、沟通心灵,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能够代表中国,又能够与世界对话。比如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龙须沟》《茶馆》《李白》,舞剧《五星出东方》《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等,这些作品在叙事表达、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浓郁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审美。


冯远征表示,北京人艺建院时焦菊隐先生曾带领老艺术家们排演《蔡文姬》,无论是舞美还是表演,都借鉴了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在话剧界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随着上世纪90年代《李白》《天之骄子》《知己》等戏又试图在表演上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直到如今,人艺依旧在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又以表演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当我们的戏走出国门,外国人看到的不是简单的故事,而是整体表现出的中国大美学的美感:中国有这么美的服装,这么美的故事,这么有气节的人。像《知己》演完后,有外国专家跑到后台说一定要见见导演,见见演员,‘这是我看到世界上最美的话剧’。所以从这点来说,如何去讲好中国故事,如何用好中国叙事,应该从中国的美学角度去整体考虑,如何看待自己传统的文化。”


李盾回忆起自己的第一部音乐剧《白蛇传》,他坦言,那时对中国叙事的理解还是相对稚嫩的。实际上,中国叙事是要完成实和虚的转换,完成东、西方审美的转换,这是漫长的学习过程。“在《白蛇传》时我用了戏曲的概念,台词也是用戏曲的台词;后来我又在《西施》上做了尝试,也觉得不太对;直到2007年《蝶》的时候,我们彻底把它转换过来了。”据悉音乐剧《蝶》改编自中国经典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中国本土音乐风格为基调,在编排和舞美等方面吸收西方音乐剧的精华,实现了民族性与国际性的融合。在李盾看来,中国叙事的表达是要完成审美的融合,绝不能在全世界大融合的时代闭门造车,“我们一定要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完成东方故事的表达,这是我一直追寻的。”


编辑 佟娜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