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资料图。图/新华社


“我们不要排外,我们也经常探究苹果的产品为什么做得好,也能看到我们与苹果之间的差距。有一个老师是很幸福的,可以有学习机会,有做比较的机会。如果从这些角度来说我是果粉呢,也不为过。”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9月19日,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官网公布了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一段谈话纪要,引发广泛关注。


华为是全球顶尖的手机制造商之一,也是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就在9月份,两家公司的年度新机也同步面世对垒,叠加此前美国连续数年对华为持续打压的大背景,作为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还公开坦言苹果是华为老师、自己是“果粉”,这种好学、谦虚与开放的胸怀尤其难能可贵,一番话道出了中国企业家不封闭、不排外的大格局,着实引人深思。


其实,这已经不是任正非第一次赞扬自己的竞争对手。而这背后隐现的,正是任正非所代表的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精神内核:迎难而上、创新进取和宽容开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瞩目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靠企业家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向外学习取得的。


而在当前这一特定时间段,此番表态实际上也有多重含义。


首先,这是“中国制造”对产品与技术的自知与自信,即清醒自知后起犹有不足,又有通过虚心学习不断进步在市场竞争上进行堂堂之战的自信;“不要排外”,则显示出竞合和共赢的态度,竞争对手的存在不但是“中国制造”学习的对象,也是中国企业进步的重要动力。


▲2019年6月17日,任正非在华为深圳总部与美国学者对话时表示,只有全球化合作才能让更多人享受科技成果。图/新华社


与此同时,任正非还含蓄地对近期坊间一些偏激舆论进行了劝诫,表明市场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并非势同寇仇,不是封闭与对抗,而是开放与合作,是互相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事实上,从义乌小商品到机电设备,从跨境电商到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乘风出海,中国企业也就是在与国际竞争对手一路的竞争与合作中成长起来的。


己之不欲,勿施于人,拉小圈子制造贸易壁垒,甚至是不公正打压,并不能消灭竞争对手。从这个角度讲,一直对中国科技公司坚持打压政策的美国政府,其实也需要对任正非的这番话有所领悟。


在商业上也好,外交上也好,人类共处地球村,竞合与共赢当是主旋律,一味想靠孤立和打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要拆墙而不是筑墙,要开放而不是隔绝,要有大胸怀大格局才能共谋发展。


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这是中国四十余年来实践出的成功之道,是几代中国企业家成长中形成的共识,也应该是社会公众普遍熟稔的主流价值观。当下的网络民意中,有一些针对外资品牌、商品的偏激言论和做法,这实际上不但有损开放大局,也无助于国货、国潮健康成长。


或许,百年前中国孱弱时需要通过“抵制”与“厌弃”来表达抗争,而今历史环境不同,中国与世界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便没有所谓“情怀”“排外”助力,“中国制造”也当有一代中国企业家不封闭、不排外的格局与眼光,有信心摆出堂堂之阵,在质量、创新、服务等维度上取得市场上的成功。


撰稿 / 海潮(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