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0月3日,由郝维亚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科幻歌剧,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在本次北京国际音乐节中,歌剧《七日》进行了全新的编排和创演,剧本内容、舞台呈现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更高要求、更高水准的调整,与音乐节中同为科幻题材的海顿三幕歌剧《月亮的世界》遥相呼应。两场科幻题材的演出扩展着人类想象力的边际,展现着人类对未来的思考,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增添了一抹极具“未来感”的色彩。


歌剧《七日》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增添了一抹极具“未来感”的色彩。


郝维亚担任作曲的科幻歌剧《七日》于2021年在上海首演,是其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科幻歌剧。本次通过半舞台的演出形式,以新的音乐语言展现对人类未来的憧憬与想象。探讨未来的“智能人”和人类共存甚至超越人类的时候,人类生存价值、爱情和艺术所受到的巨大挑战。该剧讲述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艺术家司徒睿陷入创作僵局的同时面临身体死亡。女科学家郦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更新”了司徒睿。得到消息前来看望这个“全新”的司徒睿的恋人楚荞无法面对。三人用各自的语言和不同的理解讲述了这次会面。全剧征引了部分文学与音乐的经典和音乐史上著名的“氛围感”片段,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片段、理查·施特劳斯《死与净化》的音乐片段、德彪西《牧神午后》的音乐片段等。在抽象的主题与具有经典性的音乐风格中,对人在极端环境中的孤独、挣扎发出了步步紧逼的拷问。


歌剧《七日》,使用了具有科技感和哲学性的语言去表现人物,具有极强的独创性和文学性。不过,创作《七日》这种具有某种前沿性和探索性的题材也是相对困难的,编剧王爰飞表示,“本次创作时难免会使用具有科技感和哲学性的语言去表现人物,这就会形成剧本与音乐的某种矛盾。解决这种矛盾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剧本创作之前充分听取作曲、导演等主创对作品的构想:第一步听作曲家对音乐主题进行阐释;第二步听导演对舞台提出要求;第三步才是剧本和歌词创作、结构故事、搭建人物关系、编织矛盾冲突等,因为歌剧创作原则要求剧本和唱词必须服从音乐,要求编剧有独创性,要求歌剧唱词的文学性。”经过逻辑严密的重重推论、制作,这部《七日》才以精美的形态走到观众面前。


创造的灵魂幻化成舞台的外表,在转换中呈现音乐的永恒。艺术的天命让我们成为思想者,思考人的终极意义。作曲家郝维亚表示,“歌剧《七日》不讨论作为工具的AI(人工智能),不讨论在人类乐观情绪下总是热心帮忙的AI。我们讨论的是伦理与情感上的AI,突破人类灵性和人类自以为自己是唯一宠儿的时候,究竟该如何面对强大的AI?”放眼未来,当AI技术全面应用到人类社会各个层面,与人类共存甚至超越人类的时候,命运会发问:还需要人类吗?人的意义是什么?


歌剧《七日》是对生命、爱情和当代科技的思考。


本次歌剧《七日》上演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关注未来。剧中探讨了人的局限和困局,但是人类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就像对待生活,既饱含热泪,却依然会微笑面对。作曲家郝维亚还表示,歌剧《七日》的创作在符合中文语言习惯,尤其是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同时,尽量采取了新鲜和有趣的叙述方式。现代歌剧的特点决定了它能更深入地进入心理层面和氛围的描写,最终显示出创作者的峥嵘,这些都是《七日》这部歌剧希望做到的,相信只有音乐的力量才能表达《七日》里的这些观念。

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博弈正在发生,命运与世界的齿轮开始转动。北京国际音乐节本着“音乐青春,未来态度”的主题,秉承着为观众提供极高质量演出的原则,特别呈现了这部现象级作品,联结了观众与创作者,使二者在音乐中穿梭于未来,感受博弈与碰撞,聆听命运的纠缠,共同完成了一次对生命、爱情和当代科技的思考。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