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八十岁的洪景君,是高井村街坊邻里口中受人尊敬的“三婶”,也是曾在村里做了十多年的赤脚医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手的新生儿到底有多少,洪景君已经记不清了。但要说起那段接生的岁月,洪景君用“干一行,着一行的急”“受的苦、着的急就别提了”来形容,简单的家常话,道出了一名赤脚医生身上的责任。

 

十多年的“接生婆”行医工作,加上生活中严谨的性格,一直到现在,洪景君在村里都是有威望的“三婶”,街坊邻里发生矛盾,也要听听“三婶”的建议。近期,洪景君被评选为高井村新乡贤,在村里的村史馆里,还陈列着她做赤脚医生时的证件。

 

在村里做了十多年赤脚医生的洪景君。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艰苦条件下的接生

 

时间回到1968年,24岁的洪景君还是生产队里的年轻一员,每天在农田里干活,由于有胆识、干活细致等突出表现,洪景君被村领导调到村里的医务室,补充赤脚医生力量,服务村民。

 

为了学习接生技能,洪景君干脆住到了半壁店的“接生婆”家里,跟着师父住了一个多月,随着她一块出诊接生学习医术,洪景君也由此开启了从医的职业生涯。

 

生孩子是女人一辈子的大事,洪景君不敢掉以轻心,从孕妇有反应到最终生产,洪景君会一直陪着产妇,随着接生的经验慢慢丰富起来,她会先研判孕妇的开指情况,再进行科学的接生工作。

 

当时的高井村尚不富裕,村里的医疗卫生条件差、资源紧缺,作为村里接生的赤脚医生,洪景君却只有一套产布。有一次,村里的三个孕妇同一天生产,洪景君甚至没有足够的接生工具。“接生一个孩子2块钱,这2块钱交给生产队,生产队给记8分。”虽然干的是生产队的接生活,但洪景君没少跟着产妇和家属一块着急。

 

洪景君最担心的就是遇到难产,那时候家里根本没有医疗条件。“人们都穷,没钱去医院。”有次遇到一个横位胎儿,洪景君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外倒转术让孩子头朝下,把胎儿接生下来。实在难产生不下来的产妇,家属要跑到电台、苗圃队才能找到电话叫救护车,那时候人们也没钱叫车,甚至也没有三轮车,排子车都很少,情况紧急的时候,洪景君索性骑着自行车载着产妇上朝阳医院,进行剖腹产。

 

有一次,洪景君赶到产妇家里的时候,孩子已经生下来了,躺在炉灰堆上,冻得直打哆嗦,大人也坐在地上。洪景君见状,急忙用止血钳把脐带剪开,给孩子清洗、消毒、包扎。虽然进行了抢救,但最后这个孩子还是因为太冷,患硬皮症不幸去世了。

 

“我的工作是救死扶伤,受的苦、着的急就别提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洪景君才回到了生产队,重新干起了插秧、收麦、掰玉米等农活。

 

三叔三婶的和谐大家庭

 

洪景君是地道的高井人,娘家是高井大队的,成年后嫁入白家楼村,也就是高井村下辖的四个自然村之一。从小家里孩子多,兄弟姐妹七个,洪景君排行老三,巧的是,老伴儿在家也是行三,因此村里人也都亲切地叫他们“三叔、三婶”。

 

小学毕业,洪景君没去上初中,而是选择被保送到幼儿师范,她想尽早出来上班多挣点钱,减轻家里负担。不巧的是,洪景君毕业后,赶上了政策变化,农村的学生要回村务农,她也因此没当上工人。

 

曾在故宫博物院上班的父亲,对母亲的嘱咐就是一定要培养孩子有文化。洪景君已经记不清楚父亲在故宫做什么工作,只依稀记得,那时候父亲是坐着洋车回家的,又很爱写毛笔字,教育兄弟姐妹们“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记着这句话,一个人赶大车挣钱,供孩子们读书学文化。

 

洪景君的老伴儿,曾担任高井大队的出纳,每年一到年底,村里就要搞决算。洪景君从柜子里拿出来曾经用的老算盘说,“他的珠算打得棒着呢,我的珠算也是跟他学的。”老伴儿比洪景君大9岁,教会她打算盘,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悉起来。

 

父母的教育理念,洪景君言传身教给孩子们,儿子每次吃饭,第一筷子肯定夹给父亲。洪景君夫妻俩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了35年,几乎没有红过脸。

 

在洪景君的家里,摆放着不同时期的全家福,十多口人的大家庭,氛围格外和睦。洪景君是这个家里的主心骨,现在孙女外孙已经长大成人,孙女今年还计划去香港读书,对夫妻俩也格外孝顺。

 

洪景君全家福。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受多大苦,享多大福”

 

回想起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光,洪景君说,“曾经受多大苦,现在享多大福。”

 

那时候土地的产量也不像现在这么多,一亩地产几十斤小麦,多的能产一二百斤。为了给地施肥,人们去红领巾公园掏河泥,放在冰上冻成坨,早上再装到大车上,人拉着大车,从八里庄一直跑到太平庄,再卸到地里。

 

由于干的活都是站着的、走着的,洪景君的膝盖长期磨损,11年前,洪景君两个膝盖骨膜磨碎,她进行了膝盖置换手术。在洪景君的记忆中,日子是从庄书记一上任,开始慢慢变好的,村里开始建房子,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高井村对村民居住的小楼进行保温、防水等修缮工程。目前,第四区已经做完,其他区也在陆续收尾。洪景君说,“过去家里住的是三间破土房,还是西厢房,一下雨,炕上都得放上盆接水;现在根本就不用再着这急了,村民都不用花钱,防水就做好了。”

 

如今的高井村。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白色的小楼里,洪景君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小院里还种了两棵李子树和一棵北寨红杏,今年结了许多果子,一棵树得有几十斤的果子,洪景君把果子摘下来,分给了街坊邻里。洪景君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自己、老伴儿和儿子儿媳都有退休金,下一代孩子们也不用担心。

 

在退休生活里,洪景君关心时事,没事的时候就看看新近发生的大事小事,有时候吃了晚饭,洪景君会出去遛弯,碰到一块乘凉的邻里,村民也爱向“三婶”说说自家家务事,洪景君会帮忙分析分析,婆婆应该怎么做,儿媳妇应该怎么做,怎么去和谐相处,村民有需要,洪景君几乎有求必应。“能帮就帮,咱也不图什么。”作为高井村新乡贤,洪景君为人处事治家的理念,也在高井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村民。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