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国家植物园开展防治外来物种侵害专项课题研究,目前已在园内发现皱果苋、垂序商陆等十余种外来入侵植物,并制定防治技术措施,这些数据已被全国林草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系统采用。这些植物是如何发现的?如何防治?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植物园工程师郝强。


摸清外来入侵植物位置和数量


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2021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今天(2023年10月12日)是宣布启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两周年。记者了解到,自设立以来,国家植物园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国家植物园工作人员拔除外来入侵植物皱果苋。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代表的外来入侵植物走入人们视野,受到广泛的关注。为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国家植物园持续开展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工作。据郝强介绍,引种工作是植物园每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植物园经常引入外来的花卉和观赏草用于研究或者展示。在常规管理中,这些花草栽培展览后会被挖出,销毁处理。但在自然界中,植物种子可能被风吹走,在植物园其他区域扎根并繁衍。一旦其繁衍过多,对周围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时,就成为外来入侵植物。“以前只有在外来植物形成入侵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对其进行处理。”


2021年,国家植物园(北园)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团队曾参加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普查试点项目,并从中得到锻炼。2022年9月,国家植物园(北园)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成立。调研人员把植物园划成60个网格,在每个网格里实地调查,比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等参考资料采集样本并进行标本制作,首次绘制了外来入侵物种地图,摸清了包括外来入侵植物在内的所有外来入侵物种的位置、数量、发生频率,并逐一进行防治。


国家植物园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拔除


郝强说,国家植物园目前已发现皱果苋、垂序商陆、粗毛牛膝菊、圆叶牵牛等十余种外来入侵植物,这些植物面积较小,主要的防治手段是早发现、早治理,进行人工拔除。拔除的时间节点有两个,一是春天的植物萌芽期,此时植物生物量较小,容易去除,另外是植物的花果期,此时拔除可以破坏其繁衍步骤,减少后代的产生。据他介绍,在全国其他地方进行外来入侵植物大面积防治,还可以采用多种物理化学防治方法。


他举例称,鸡矢藤是典型的从我国南方入侵到北方的国内入侵植物,原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起逐渐入侵到北京、河北等地。“外来入侵植物在当地环境中有天敌控制其数量,但在新的环境可能像病毒一样,潜伏了一段时间后快速扩散,和本土植物竞争空间和养分。”他说,鸡矢藤既可覆盖低矮的栒子、连翘等灌木,也可以攀缘在侧柏、圆柏等生长缓慢的乔木之上,以浓密的叶片遮蔽树木,使被攀附植物得不到足够的阳光而逐渐枯死。鸡矢藤可以结出大量的种子,同时地下走茎蔓延迅速,因此很难根除。国家植物园已经对园区内鸡矢藤果实和根茎开展了多次清除。


皱果苋等苋属植物也经常在小区房前屋后出现,很多居民因从小就见过它,并没有意识到这也是外来入侵植物。郝强介绍称,皱果苋的种子细小,通常混杂在进口粮食和油菜的种子里,无意之中引入中国,目前已经扩散到很大一片区域,存在潜在风险。


外来入侵植物皱果苋。受访者供图


他说,目前全国针对外来入侵物种正在开展普查,国家植物园的普查也参与其中,并将数据通过APP上传至全国数据中进行汇总。“入侵物种调查研究将是一项长期持久性的工作,开展入侵物种调查研究,国家植物园责无旁贷。”他说。国家植物园将调查研究园内入侵物种的危害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评估并给出建议,还将制定《国家植物园入侵物种名单》,并对引种栽培的观赏植物进行长期生长监测和分析,同时开展公众科学项目,强化自然教育与科学普及。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