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米长的麦草横铺在沙地上,铁锹放在中间位置,用脚使劲向下踩20厘米,循环往复将麦草扎进地里,形成一个1平方米的方格子。这就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麦草方格”治沙法的重要操作手法。


10月12日,“2023全国都市报+新媒体总编辑宁夏行”调研采访团走进沙坡头,新京报记者听中卫市固沙林场负责人唐希明讲述中卫治沙的70年历程。


大片沙漠被“麦草方格”固沙。图源:宁夏日报


包兰铁路穿越沙漠42公里,麦草固沙抵御


车辆驶入腾格里沙漠腹地,连绵起伏的沙丘表面铺着一层密密麻麻的“麦草方格”,就像覆盖了一层灰褐色的地毯。“麦草方格”里,柠条、沙棘、花棒等沙生植物迎风摇曳,为漫无边际的沙漠增色不少。


中卫市地处蒙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沙漠一直是当地经济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困扰。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中卫全市国土面积2049万亩,荒漠化土地1325.5万亩,占总面积的64.7%。


中卫市的沙坡头地区处在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是历史上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得名沙坡头。


1954年,为了贯通西北和华北之间的大通道,国家开始修建包兰铁路,根据规划,铁路将穿越腾格里沙漠42公里,其中沙坡头段从高达百米的沙丘间穿过。


在沙漠修建铁路,当时并无成功的国际先例可借鉴。包兰铁路建成之初,铁路周围沙丘裸露,表层风蚀严重,为了攻克固沙难题,多方力量在沙坡头集结。


1955年,中国科学院最早建立的野外综合观察研究站——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立;1956年,全国首个专业性治沙林场——中卫固沙林场成立。


此后,第一代治沙人就扎根沙漠开始研究怎么治沙,固沙是第一步。刚开始,工人们把麦草在沙漠里平铺着,可第二天,一刮风,就吹走了。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却有了意外收获。


一天收工前,几个工人无意中,拿着铁锹用麦草扎了“中卫固沙林场”几个字。第二天发现,平铺的草吹走了,唯有扎进沙中的这五个字形麦草还在。


在这启发下,专家们和一线工人开始试验,用铁锹扎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麦草堆,菱形的、圆形的、带状的;10米宽的,直径5米的……最终试验出了被称为治沙“魔方”的麦草方格——这种1米乘1米的正方形方格,被实践证明固沙效果最好,且经济省事。


据中卫市固沙林场负责人唐希明介绍,“麦草方格”中间低两边高,试验证明,风吹过,吹起的细沙基本在1米范围内就会落下,且吹起高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


“麦草方格”扎到沙下,四五年后,麦草会渐渐腐烂,给流沙注入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在这个特殊的生态环境里,先是地衣、蕨类站住了脚,然后是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更替生长。经年累月间,扎下草方格的沙地上就会长出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


通过人工或机器播下草种,刮风时会在草方格中央产生旋涡,逐渐把风沙和播下的草种堆积在四周,最终靠自然降水维持植物的生长。


1988年,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中卫固沙林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的荣誉。


科技助植树效率翻倍,腾格里沙漠西退25公里


为了提高植物的效率和成活率,治沙人员经过多次试验后,发明了一种“造林神器”,这个呈“干”字形的铁制植苗工具,末端有个卡口,可直接把苗木根系送入沙漠45公分到50公分深的湿沙层,减少对沙层的扰动和水分流失。“以前植树需要两个人,每天能栽800株左右,现在用上这个工具,每天能栽1600多株。”唐希明说。


听完介绍,媒体嘉宾拿起铁锹体验“麦草方格”治沙法,有的还拿起“造林神器”,在治沙工人的指导下在自己扎的“麦草方格”里种下柠条等沙生植物。


唐希明现场演示“造林神器”植苗。图源:宁夏日报


“治沙的终极目标是把沙变成土,形成珍贵的“沙漠皮肤,生物土壤沙结皮。”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工作人员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当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的前沿探索和有效的生物策略之一是人工生物土壤沙结皮技术,即通过在沙面接种蓝藻、地衣、藓类等隐花植物促进生物土壤沙结皮形成。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人工生物土壤沙结皮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即将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未来这项技术的产业化,将革新我国的沙化土地治理技术体系,为我国加快荒漠化治理进程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沙漠研究试验站工作人员说。


人进沙退后出现白鹭。图源:宁夏日报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卫人民与沙漠长期斗争,创造了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治沙体系,使腾格里沙漠向西退了25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卫188万亩沙丘已治理170万亩,剩余18万亩主要用于发展旅游、光伏产业,北部防沙治沙屏障持续巩固,形成了“人沙和谐、沙为人用”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2023年1-7月中卫市共接待游客86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和27.6%。


“麦草方格治沙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方法比较原始,但这里面大有学问,是治沙工人探索出来的一个科学方法。亲手体验之后,更加体会到了治沙的不易和艰辛。相信这种治沙方法经过大规模推广之后,对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一定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燕赵都市报副总编辑陈亚飞说。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编辑 杨海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