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圆明园石柱回归展暨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举行。本次展览集中展示7根圆明园流失的石柱文物,是继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7根石柱文物被何人带走?是谁将它们带回中国?何时入境归国?回归的石柱与现存的圆明园石柱文物有何相似之处?


10月13日,嘉宾参观回归的圆明园石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关注1

7根石柱文物被挪威人蒙特收藏带走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在圆明园等皇家园囿大肆劫掠。经此大劫,圆明园的建筑构件、山石碑刻等逐渐被大规模盗用、售卖,并在市场上流通。

 

西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坐落在挪威的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后来其成为科德博物馆的一部分。科德博物馆是欧洲规模最大的中国艺术品收藏馆之一,由四个相邻却不相同的艺术博物馆和三个作曲家的别墅组成。

 

在四个艺术博物馆之一的永久展览大楼内,收藏着总数量约有4000件的中国藏品。其中2250件均由一人捐赠。


科德博物馆永久展览大楼。国家文物局供图


捐赠者为挪威人约翰·威廉·诺尔曼·蒙特。他出生于挪威的一个商人家庭,1886年来到中国,并在中国工作、生活。蒙特对中国文物有很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交易等多种渠道收集了诸多中国艺术品,包含绘画、书籍、雕塑、金属、瓷器、玉器、漆器、纺织品等,质量参差不齐。

 

1907年,蒙特访问了位于挪威卑尔根的西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并多次将其收集的藏品运往该馆。

 

1926年,蒙特试图将一部分藏品卖给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以获取资金支持他在卑尔根的中国收藏。但他最终只顺利出售了部分藏品,其他藏品因此被滞留在美国,圆明园石柱也在其中。

 

1935年,蒙特在北京逝世。1961年至1964年,佩特思-蒙特协会将这批滞留的藏品捐赠给西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供其收藏、展出。从此这些石柱漂泊异乡,陈列在挪威卑尔根的展厅里。

 

关注2

从签署协议到顺利回国,耗时近十年

 

2013年8月,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怒波在北欧参加活动时,由中国驻挪威前大使赵军引荐,与挪威的科德博物馆前馆长爱兰德结识,后应邀参观了科德博物馆,并见到了展示的圆明园石柱。

 

黄怒波向爱兰德表达了希望圆明园石柱回家的愿望。后经科德博物馆基金会与董事会反复商议,科德博物馆内部就石柱重归故园一事达成了一致意见。

 

2013年10月,爱兰德带领科德博物馆基金会成员应邀访问并参观了北京大学、中坤集团和圆明园遗址公园。访问中,中坤集团、北京大学及科德博物馆三方就圆明园石柱回归及协助科德博物馆整理馆藏中国文物的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2013年11月,北京大学相关专家及中坤集团代表访问科德博物馆,初步判断科德博物馆馆藏石柱疑似源自圆明园的石构件。此后,经过多次沟通,中坤集团、北京大学及科德博物馆最终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约定将7根石柱运回中国,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该协议中约定,北京大学与科德博物馆将建立长期学术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德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的鉴定研究等相关工作。三方的合作旨在通过七根石柱的回归,以及今后在文物整理和研究过程中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中挪文化沟通和交流,同时这也是中挪友谊的生动见证。

 

此后,国家文物局就文物进境申报程序等问题多次给予中坤集团、北京大学指导建议,并与财政部保持沟通,持续推进扩大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藏品免税政策覆盖面,争取使该批石柱尽早运回中国。

 

2018年4月,挪威文化部审核批准了科德博物馆关于该批石柱文物的出境许可,同意将石柱归还中国。2019年10月,为了便利该批石柱进境,实现石柱的最佳保护展示效果,国家文物局积极协调北京大学和中坤集团,推动将该批石柱存放在圆明园或其他具有文物进境免税资格的博物馆。

 

今年3月,在科德博物馆的支持下,中坤集团将该批石柱运离挪威卑尔根港口,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回中国。6月20日,7根总重超过2.6吨的石柱安全运抵北京,21日于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石柱运抵圆明园后,工作人员进行点交。国家文物局供图


关注3

7根回归的石柱与现存部分石柱的纹饰相似

 

几个月前,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专家开展实物鉴定。

 

专家一致认为:该7件文物为汉白玉质地,工艺精湛,浮雕雕刻花卉、缠枝几何纹饰,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其质地、纹饰均可与现存圆明园西洋楼遗存的文物对照。该组文物保存较完整,略有风化痕迹,据工艺、纹饰和材质情况,可定为真品。该组文物原存于科德博物馆,该博物馆旧藏中有大批民国时期文物。原持有者于民国时期曾长期在中国工作,该组文物应为其在此时期获得并流出中国。

 

此次回归的石柱共7件,均为汉白玉材质,通高约80厘米至92厘米,其中最重的石柱约381千克。这些石柱立面有雕花造型,品相较好,推测均来自西洋楼遗址区。

 

考古专家表示,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望柱、栏板相同,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


回归的石柱1(原编号VK4715),其正面纹饰与园内现存部分石柱相似。国家文物局供图


据了解,目前,在圆明园天心水面石质文物展示区、残雕沉思石质文物展示区及西洋楼多个遗址中,均展示有造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圆明园石柱文物。这些残留的石柱见证了圆明园历史的辉煌,也经历过苦难悲怆的过往,更寄托了中华儿女对于文化兴、国运兴的美好愿景。

 

专家介绍,这7根回归的石柱,整体造型统一、细节有别,其纹饰、形制与圆明园现存部分石柱的纹饰、形制十分相似。

 

国家文物局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促进了多批次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此次7根石柱的回归,为圆明园文物保护利用和博物馆展览展示谱写了新的篇章,也为新时代社会力量投身流失文物返还工作创立了新模式,开辟了新路径。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