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近日对外发布,向世界展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的硕果。


10年来,中国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也展现出崭新风采,勇于担当,为民间文化和经济的互融、互鉴作出新贡献,创新打造了新样本。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领先企业,华彬集团也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文化交流为桥梁,以实业共赢为核心的独特道路。


坚持绿色发展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等举措正成为全球性关注重点。在这一背景下,华彬集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以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做强实体经济。


创立近40年来,绿色发展不断为华彬集团注入新动能,成为其持续深耕多个产业的底色。


在北京昌平,从20世纪90年代起,华彬集团就开展了近30年沙坑改造和苗木种植等生态修复工作,沙坑改造3350万平方米,种植树木1000万株,将昔日风沙地改造为环境优美的绿色园林、京郊体育文化比赛和活动交流的胜地。华彬生态园通过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建造,应用绿色能源,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体系、促进绿色产业升级转型。


在云南大理,华彬健康之都实现总绿化面积3000多亩,种植红豆杉110余万株,红枫、杨梅、樱花等100多种植物10余万株,沙生植物100余种,不仅为荒山覆上千亩翠绿,也带动了当地绿色产业和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华彬集团开始建设集生态旅游、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健康康养、体育休闲、科技农业等于一体的华彬东盟健康产业园,集聚了华彬近40年来的发展理念和成果,更展示了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新样貌。


泰国曼谷·华彬东盟健康产业园。 企业供图


华彬集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引入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将负责任的投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公益以及各项企业运营中,以绿色健康领域探路者的新姿态展现新作为。


做活“水经济”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华彬集团把握高质量发展和大健康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保持功能饮料和健康饮品业务板块平稳发展的同时,整合并升级全球大健康产业,向时尚健康饮品的方向转型提级。


在中国饮料行业,中国红牛既是功能饮料行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外企业合资的典范。1995年,华彬集团创始人严彬牵手中泰企业合作,引入红牛饮料落地中国市场。


中国红牛湖北生产基地车间。 企业供图


“以水为媒”,打造中国企业国际化品牌名片既是华彬集团的愿景,也被视为中国企业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18年6月,VOSS芙丝天然矿泉水生产基地落户湖北省竹溪县并投产。目前VOSS已经在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VOSS倡导“健康像喝水一样简单”的理念。 企业供图


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华彬快消品与专业机构、研究院校联合开发有特殊用途的饮品,布局和完善高端健康饮品矩阵。2017年,华彬快消品推出自主研发的功能饮料品牌“战马”,在设计理念、产品实践、技术创新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


从最初的中国红牛到如今红牛、VOSS、唯他可可、战马等多元化发展,华彬集团做大做活“水经济”,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产品、更美好的生活体验,也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工作。


战马品牌赞助或举办潮流时尚运动。 企业供图


推动文化互鉴


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多次表示,中国企业要以中华文化为桥梁走出去,持续促进人文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良好环境。


华彬集团认为,建立多层次国际化人文合作机制,开辟更多合作渠道,推动不同国家民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更好地凝聚思想和价值共识,是中国企业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历史进程中的使命。


2011年成立的华彬文化基金会,聚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国际文化交流和青少年教育培养三大公益主线,先后打造“当东方遇见西方”“丝路之旅”“美丽中国”等公益文化品牌,执行公益项目170余项。


2019年2月,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联盟、华彬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9“水韵丝路 墨舞茶香”中新文化交流活动,在位于新加坡的亚洲地标性建筑华彬汉美登举办。通过丝路摄影展、茶文化摄影展与名家书法艺术展等一系列活动,助推中新两国文化交流与多领域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经贸往来,更需要人才的培养和交流。2022年7月,华彬文化基金会宣布成立“一带一路”青少年教育基金,支持中国及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中的青少年教育、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等活动。


2023年9月28日,由华彬文化基金会主办的“同明月·共此时”中秋文化晚会在北京、无锡和曼谷三个城市连线举行,将中秋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让三地观众共赏同一轮明月,传递跨越文化和国界的友谊。同时,华彬文化基金会也宣布设立关心下一代专项教育基金,推动中泰文化传承与教育事业发展。


文/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