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京津冀三地正在推动知识产权联合执法。10月26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三地联合签发了2023年度“打假保名优”活动实施方案和知识产权执法“亮剑”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京津冀跨区域、常态化打击侵权假冒执法协作机制,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加强源头治理和全链条、跨区域治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服务三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一起伪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材料案中,代理机构与申请人恶意串通制作、提交虚假申请材料,这类案件因为跨区域作案具有违法行为隐蔽、不易被发现的典型特点。在此案的查处过程中,北京与河北横向协同,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多方联手确认违法事实予以查办。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中知产(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伪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材料案,入选了2023年知识产权执法十大典型案例。当事人在代理“昌黎旱黄瓜”“青龙绒山羊”“青龙绒山羊绒”三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的过程中,与申请人合谋对昌黎、青龙两县的相关县志内容进行篡改,同时伪造河北某高校图书馆公章,作为商标申请材料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采取总局到市局纵向联络、本市与外省横向协同的措施,多方联手确认违法事实并予以查办,有效打击了跨区域使用不正当手段扰乱商标代理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提升了源头治理和全链条、跨区域协查执法效果,进一步规范了商标代理市场秩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围绕建设统一大市场和“五子联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京津冀三地监管部门在市场监管执法协作、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等领域推进机制高效协同、信息互通共享,通过建立定期会商、数据共享、联合发文、联合执法等常态化机制,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方面,三地联合签发2023年度“打假保名优”活动实施方案、2023年度知识产权执法“亮剑”行动实施方案;还签订了2023年京津冀重点保护企业品牌备忘录,进一步提高了跨区域执法合力,拓展了协同保护范围。北京市局在查办商标代理公司伪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材料案件时,执法人员赴河北多市调查取证,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配合,快速取得关键性证据,为案件顺利查办提供了大力支持。


推动“两品一械”领域京津冀协同监管,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业务联络平台,并组织执法力量,对天津、河北通报北京市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线索及时组织查处;根据跨省市案件办理需求,三地市场执法部门多次开展执法协作,截至9月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与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同办理两个案件,协助天津市场监管部门对北京某企业开展调查。


此外,三地共同保障京津冀“舌尖上的安全”;开展京津冀执法人员联合培训。探索建立案件线索互通机制,积极参加津冀反垄断执法交流活动,提升京津冀反垄断领域执法协作水平。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