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园区内仅存的一块待改造的地方。它是当年由东德建造的一栋包豪斯风格的建筑。这类型的建筑可能现在在德国都所剩无几,但是在我们这里却保留了一座。”751园区的负责人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建筑对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们说道,“同学们可以通过园区行的‘我为园区献一策’,开动脑筋,思考一下这个地方未来开发的方向。”


10月27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二的学生来到了751园区。漫步在园区之中,同学们感受着文化产业是如何更新城市面貌,也感受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中传师生参观751园区。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摄


这些学生同时也是“园区行”活动中的“园区体验官”。记者获悉,“‘京’彩文化青春绽放”2023园区行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网信办主办,市文资中心、新京报社承办。近300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在京高校的师生走进产业园区,在实地参观考察中学习体悟“京”彩文化。


中传师生在751园区学习老工业区的空间改造


从751园区的中心地带向外走去,穿过一条长长的空中走廊,一个直径长达68米,通体绿色的圆形“大罐”呈现在眼前。侧耳倾听,从“大罐”内部还有歌声传来。歌声通过四周墙壁的回声混响,听起来十分美妙动听。


中传师生参观“97罐”。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摄


园区方介绍,这个“97罐”本来是一个煤气储罐。而如今,储气的大罐摇身一变成为了时尚秀场。“那些时尚品牌觉得和这里整体的风格很契合,比起在酒店,在这里举办发布会和秀会更酷。”


除了举办发布会,这个大储气罐还能进行怎样的改造和利用?“我一进去就感觉那个罐子的空间很大,里面应该混响很好。我之前学过一些声乐,也比较喜欢唱歌,就想如果可以把戏剧搬到这里演出的话,应该会比现在市场上的一些演出效果还要好。”中传学生邵子涵站在大罐内部的圆心处,唱了一首音乐剧《辛吉路画材店》的选段。学生们受美妙的歌声启发,纷纷向园区提议,这里未来是不是还可以用作一个剧场?


邵子涵在“大罐”里唱歌。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摄


“上个世纪,我们对许多老工业基地采取了拆除的做法。不但成本很高,也破坏了历史的记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彭健对同学们说道,“像这样把工业设施进行空间改造,既有文化传承,又得到了独特的工业风。”


当日,中传师生还参观了“你好BOE”展览。展览以中国最美公路“318国道”为主题,借助高科技手段呈现路上美景。在展览中,学生们借助VR、8K、裸眼3D等技术,身临其境般地一路体验了318国道四季的美景。


“交互式的体验屏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把手放在那里就可以在大屏上显示出来,特别有趣。我们有一节课是《文化科技应用场景》,本次参观就让我体会到了文化和科技的结合,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又让科技变得更加可感,相辅相成。”中传学生纪静怡说道。


中传学生体验VR眼镜。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学校外的“文化产业管理”课堂


“园区还有哪些促进园区内产业生态更加多元的计划?”“文化产业更需要拥有哪些素养的学生和求职者?”“如何看待园区内企业的更新迭代?”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学们有许多想要深入了解的问题。本次“园区行”除了实地参观外,园区工作人员还和同学们展开了座谈,介绍了园区的发展做法,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问答。


中传师生与园区座谈。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摄


751园区曾经是“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第五分厂、国营七五一厂。当这些产业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曾经的“751”通过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变身为751园区,成为了北京一处文化产业的聚集地。


如何将老工业景观转化为具有文化元素的时尚场景?在园区的设计下,曾经的脱硫塔变成了时尚回廊,煤气储罐成为了时尚秀场,能源管廊变成了空中走廊。据园区方介绍,751园区已举办超500场发布会,200余场论坛研讨会,以及超200场展览。


“这次参观更新了我对于文创园区的一些想象。我之前以为,文创园区就是很多展览,然后卖一些文创产品。但今天发现,文创园区中处处有科技,场馆的改造也充满了创意,比我想象的更有意思。”邵子涵说道。


“我觉得这种学习体验相比于在课堂学习而言,调动了多种感官,让学习变得可感可触,比起通过PPT来学习更加直观。”纪静怡表示。


彭健告诉记者,现在的00后学生是“网生代”,他们的学习特点是喜欢多屏联动,与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育相比,学生更愿意来到一个真实的场景空间中,获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感。“加上我们的专业就是文化产业管理,课程中也有‘如何运营园区’‘如何为园区的发展赋能’这些话题,让学生们在这种真实的空间里能看到、能摸到的教学方式,会比简单地通过文本的教学效果更好。”


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