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即将成为全球农业领域专家为之瞩目的地方。11月2日-4日,由北京市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平谷区人民政府等承办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在平谷举办。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学家、农业高校校长将在会上分享前沿成果。


这一世界级大会,为何选择在京郊平谷?当今全球农食系统面临怎样的风险?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于当下政府层面力推的“大食物观”,每个市民又该如何践行?


在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举办前夕,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接受了新京报记者专访。他告诉记者,大会将汇集世界多国农业人士的智慧,发布“平谷共识”,该共识将为化解全球农食系统风险提供具有多重视角的基本方法论,并有助于让更多人理解全球农食系统内涵,懂得农业创新内涵,积极参与到农食系统转型工作中来。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关注1

大会将产生“平谷共识”


新京报: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是怎样的大会?有哪些人参与?


樊胜根:目前全球农食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自然资源枯竭和生物多样性损失、饥饿、营养不良等,这是本次大会举办的背景。如何推动农食系统转型升级,让人类有可持续的生产模式、营养健康的饮食方案,是世界性的话题。因此,此次农业科创大会,有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学家、农业高校校长,及全球数百家涉农企业负责人参与,可以说,这是一个探讨农食系统如何创新的全球性交流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有科学家、农业科研机构负责人、涉农高校校长和农企负责人参与本次大会外,我们还邀请了多个领域的青年人参与。目前全球农食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需要人类长期应对。所以,本次大会专门设置了“青年论坛”环节,我们希望青年们积极提出他们的想法,愿意参与到改善全球农食系统的工作中来,并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提供一些方案。


新京报:这样一个世界级农业大会,落地平谷有哪些考虑?


樊胜根:“平谷”这个地名,非常有意义。在中国汉语中,“平”不仅有平坦的意思,还有和平的意思;“谷”不仅指代一种地形地貌,还有粮食的意思。所以,大会落地平谷,有农业、粮食和平的寓意。我们期待世界各国在和平稳定中发展,大家都关注农食系统,积极参与到农食系统转型中来,为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另外,北京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有全国范围内有无可比拟的科研优势,而平谷是京郊农业大区,承担了打造首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任务。近年来,平谷是北京“农业中关村”核心承载区,汇集了一批涉农头部企业和顶尖优秀人才,在逐渐成为具有全国引领和世界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所以,大会落地平谷,可以带动平谷农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有一点,平谷地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向世界展示美丽京郊的形象。


新京报:对于大会,要实现哪些目标?你有哪些期待?


樊胜根:举办这样一个全球性大会,最重要的目标,是希望能在全球农业参与者中凝聚出一个共识,就是各国要将“创新”成为推动全球农食系统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所说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创新,还是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理念创新等。本次大会将广泛听取各国专家的意见,形成一个能够具有行业普适性意义的、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平谷共识”。


另外,我期待,大会中与会各国代表能够共同创建一个具有长期合作效力的交流平台。比方说,谁有新的想法、数据和典型案例,都可以随时在这个平台上共享。我觉得,全球农食系统的完善,非一国之责,非一日之功,这种大会应该定期举办,而且全球应该有个可以日常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机制。


关注2

全球农食系统面临多重风险


新京报:为什么说农食系统需要各方参与?


樊胜根:农食系统的全称是“农业与食物系统”,是指农业与食物价值链上的所有活动和要素及其交互关系的总和。该系统包含技术研发,要素投入与生产,农产品的贮藏与流通、加工、包装,消费环节的零售、批发、餐饮等活动;包含农业与食物生产所需的水土等自然资源;包含围绕农业与食物相关的政策、机制和文化传统或规范;还包含农民以及所有参与上述相关活动的主体以及农食系统活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营养健康和资源环境结果。


所以说,农食系统涉及领域广泛、牵涉社会主体众多,是一个全链条、多主体的系统圈层。那么,关于全球农食系统的完善,不仅需要全球大型涉农机构和组织参与,还需要小农、涉农中小企业、小餐饮从业者,以及非农行业领域人士参与,共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


新京报:具体来说,目前全球农食系统面临哪些风险?


樊胜根:总体上看,全球农食系统风险来自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紧缺、膳食结构不合理这三个方面。人类的食物绝大部分来自于农业,而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退化会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如果再累加灾害天气因素,会使农林牧副渔产品下降,从而对人类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受到新冠疫情延宕反复、气候冲击、地区冲突频发等影响,2022年全世界有6.91亿至7.83亿人面临饥饿,较新冠疫情暴发前增加了1.22亿饥饿人口。该报告还称,2022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和营养状况严峻,全世界有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约占全球人口的29.6%,其中约有9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


除此之外,全球农食系统还面临着居民不合理膳食带来的风险。很多人认为,人只要吃得饱就没问题了,但实际上吃得过饱,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体现。比如说,一些人肉食吃得太多,而蔬菜水果摄入量过少,这就会引起肥胖或肠道问题、痛风风险增加等。另一方面,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因为食物不足而遭受饥饿,面临着基本生存的危机。


新京报:如何应对上述挑战?


樊胜根: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要让农业食物系统更有韧性,足以应对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等多重挑战,就必须由过去只注重生产增产技术转向注重多赢的技术创新。政府部门应该为颠覆性、集成性综合技术创新创造环境,同时加强农业低碳绿色发展技术的推广应用;科研机构应优先发展可持续集约型和注重营养的技术,以期在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的同时兼顾环境可持续性。作为个人来说,要注重合理膳食、科学运动。


关注3

转型农食系统应兼顾包容性


新京报:据你观察,中国在参与全球农食系统转型中做了哪些工作?


樊胜根:中国政府近年来通过实施能效提高、节能降耗、产品设备升级等措施,显著降低了能耗强度。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超过51%。截至2022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12.13亿千瓦。


而且中国积极推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就化肥减量增效提出了目标任务、技术路径、重点任务等。另外,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动植树造林等工作,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净增13.75亿吨,达92亿吨。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这几年提出了大食物观理念,这个理念是能够很好化解全球农食系统风险的抓手。大食物观正式被提出是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当时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


以前,人们一提到粮食,就只会想到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甚至不认为肉、奶、水产品、果蔬类等也是粮食。但大食物观不同,这个理念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践行大食物观,就能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新京报:践行大食物观,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樊胜根:我认为仍然是创新。首先是理念创新,政府、科研机构和个人,都应该首先在理念上拓宽粮食范畴。人类向江河湖海林草沙要食物,就要注重生态系统开发的协同性,不能厚此薄彼。比如说,国家层面不应该只注重对水稻、小麦等主粮的补贴投入,也应该加强对大豆蛋白、人造肉、微藻等未来食物的科研投资,促进其各个产业链发展。


对于个人来说,不宜吃太多精制谷类,这会导致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较低。据相关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更多的全谷物,对人体健康有多种益处,如维持健康体重、促进肠道菌群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心血管疾病、肠道疾病等患病风险。所以我认为,为确保膳食平衡,个人应该增加全谷物、水果和豆类的消费,减少对精制谷物和红肉的过量消费。


新京报:全球农食系统转型的方向有哪些?


樊胜根:具体来说,我认为全球农食系统转型的方向有五个方面:首先是高效,因为目前世界上仍然是人口在持续增长,但地球上自然资源有限,要用更有限的自然资源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就需要生产力高效,而这取决于技术和体制是否高效;第二个方面是营养健康,现在越来越多人的认识是,只吃饱饭是不够的,还应该吃得健康,能有益于提高身体素质,而不是让一些不卫生的食物,破坏自己的身体机能。还有一个方面是低碳环保,全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人类必须要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个方面是韧性,当前农食系统比较脆弱,很容易遭受气象灾害、地缘政治等影响,我认为未来农食系统必须有足够的韧性,具有风险抵御能力;最后一个方面是包容性,现在全球农食系统有十多亿人直接参与生产工作,这其中有企业家、技术人员、种植大户,还有小农户、妇女、老人等。一个健康的农食系统,除了具有消除贫穷、饥饿和营养不良等功能外,还应该兼顾社会公平性,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有发展机会,让每一个群体都能够因为农业生产而获益。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