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11月1日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进行了主旨演讲。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生态系统管理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


新京报:生态修复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傅伯杰:国际上对生态的保护和修复经历了几次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认知。早期以自然资源利用为核心,比如水坝等防洪工程的建设,强调的是人为的措施。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关注生态效益,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保护和修复。在新时期,进入了社会-生态系统耦合的新阶段。


目前我们倡导的基于自然的修复,走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阶段,就是保护、利用和修复生态系统,从而有效适应和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比如气候变化、食物安全、人类健康、防灾减灾、水资源安全等。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给人类提供福祉和生物多样性。


新京报:“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NCS)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这种理念有何特点?


傅伯杰:通过对陆地生态系统管理方式,包括保护、恢复和管理森林、草地、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以增加碳汇功能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主要目标,来应对气候变化,被称为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具有适应性强、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同时有利于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人类福祉。


新京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将在迪拜举行,应对气候变化再次引发关注。在这方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有何助益?


傅伯杰:生态系统管理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最大碳汇潜力的实现。我们评估了生态系统管理路径在过去20年获得的碳汇量为每年6亿吨,占同期工业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均值的8%。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还可望实现的最大潜力分别为6亿吨和10亿吨,如果加上过去20年生态系统管理的遗留效应,总量分别可达到12亿吨和16亿吨。


所以,生态系统管理对国家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为能源和产业结构转型以及碳封存等技术的成熟赢得时间,还可改善生态环境,助力国家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建设生态城市,生态规划要先行


新京报: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在成本上是否更有优势?


傅伯杰:确实,因为人为工程需要很多工业材料,成本比较高。基于自然的修复可能需要一些基础的工程,经过5-10年,生态系统会发育成相对自然的状况。比如草场的禁牧和轮牧修复摆脱了过去人类高强度的利用,这种自然修复达到了生态的效果和经济的价值。


新京报:具体到城市和通州区而言,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要注意哪些问题?


傅伯杰:建设生态城市,生态规划要先行,要强调让生态融入城市,而不是点缀城市,就是发挥生态的功能,而不是简单的园林绿化,要把城市放在区域和景观的尺度去衡量。


生态建设要依据自然地理整体格局,比如通州处于北京东南方,要考虑通州的地理特征、水系、土壤等环境特点,这些都是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在保护、修复的时候,需要判断哪些地段需要自然恢复、哪些需要人工辅助恢复,所以要评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连通性,识别重要的节点。


通州河网密集,可以考虑让河道、湿地形成生态网络,将绿地斑块等连接成生态网络,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韧性和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