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全球40%的土地在退化,7.8亿人面临饥饿威胁,粮食危机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全球农业与食物供给系统也面临重重危机,31%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农业相关,72%的淡水开采用于农业生产,90%的森林砍伐和农业生产的扩张有关……

 

11月2日,在北京平谷召开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来自全球多国农林高校的校长汇聚北京,召开“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表示,“全球变局下,亟须加强国际间的协作,联合更多的力量,应对农业和食物系统的危机,推动科技创新、为农民谋取福祉,这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使命,也是全球农林高校共同的使命。”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欧阳永志 摄

 

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由北京市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平谷区政府等承办,是一场定位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性大会。孙其信介绍,今年是第一届大会,以后将固定于每年11月在北京举办。

 

据悉,大会以“粮食安全与未来农业”为主题,吸引了美国、荷兰等6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位国内外嘉宾参会。在11月2日-4日三天的会期中,大会将举行“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国际农业交流合作论坛”等多个论坛。

 

11月2日上午举行的“农业高校校长论坛”上,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副校长表示,应对农业与粮食系统的危机,需要更多跨学科的人才、观念和技术,这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同时还要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使得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利益相关方,实现产学研的融合,以科技创新的力量,真正促进全球农业与食物系统韧性的建设。

 

“当前的农业科研和教育领域,国际间的交流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密切,”新西兰林肯大学校长表示,“但要应对未来的危机,还需要更好地打造国际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整合全球资源、取长补短,使农业和食物的供给更加稳定。”


新西兰林肯大学校长Grant Raymond Edwards。欧阳永志 摄

 

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副校长介绍,该大学常年在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进行农业教育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他认为,科技创新在应对农业和粮食系统的危机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创新,不仅是实验室内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能对农业生产起作用。所以,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创新,要让研究机构产业主体合作,让农民和科学家实现合作,真正去解决那些生产中的问题。”

 

气候剧变、土壤退化、区域冲突……重重危机下的农业和食物系统如何发展?农业高校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孙其信表示,科技创新是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这样的创新是包容性的,不仅有技术的创新,也包括各个领域的创新。而对农业高校来说,创新知识、开发技术、转化成果、培养人才、加强国际交流,是使命也是责任,“我们坚信,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未来,我们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同时,作为大学,还要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尤其是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和能力的年轻人,他们在未来也可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未来的危机。”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