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西兰花什么时候离开土壤,决定着农民种植收益是否达到最大化。

 

11月2日,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平谷举办。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郭威,一个同时拥有计算机和农业学科背景的华人青年学者,在智慧农业分论坛上分享了他和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每亩西兰花有个最佳收割时间,农民若在其前一天或后一天采收,会使农民的潜在收入减少3.7%至20.4%。

 

为此,他和团队研发了一种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机智能系统,它可以精确评估出每颗西兰花的最佳采摘时间,从而为大田集中采收提供一个时间方案。该系统走向田间地头的同时,一些关于智慧农业的问题浮现出来: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在何处?如何面对日益高涨的人力成本?如何应对技术更新的滞后性?

 

论坛之后,他接受了新京报记者专访。他认为,新技术与人类所产生矛盾的化解,需要人类在时间里渐渐适应。他对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保持乐观,“伴随智慧农业所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会在技术、社会体制逐渐地改善中不断被化解,当然,新的问题会永远涌现。”

 

11月2日,东京大学副教授郭威在智慧农业分论坛上分享研究发现。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摄

 

智能系统为每一西兰花建立生长“档案”

 

新京报:你和团队研发的无人机智能系统,是怎样运行的?

 

郭威:简单来说,就是在西兰花生长的不同阶段,农民用搭载智能系统的无人机,进行两三次巡航。第一次巡航的时候,是在西兰花生长初期,这样无人机所搭载的系统,能够对每一颗西兰花赋予一个数字化的身份标识号码,而且能给每一颗所识别的西兰花建立一个生长模型,这就像给每颗西兰花建立一个生长“档案”,可以供农民选择采收时间。

 

等到西兰花的花蕾长出两到五厘米的位置时,农民再用无人机进行一次巡航,这是为了对生长模型进行完善,从而预测其未来的生长状况。西兰花生长中后期,无人机还可以再进行一次巡航,以求数据的精确性。等到前期数据收集完毕,系统便能通过计算,预测出每一颗西兰花的最佳采收时间,从而计算出每一亩西兰花的最佳集中采收时间。

 

日本东京的一片西兰花农田。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为什么会选择西兰花做智慧农业的尝试?

 

郭威:首先因为西兰花比较好吃,而且很健康,这是我们选择西兰花做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原因;另外,西兰花的经济价值比较高,在都市的超市里,西兰花都是按颗卖的,而且超市里每颗西兰花的大小都基本一样。对城市居民来说,足够标准化的农产品,能取得他们在产品质量方面的信任。对农民来说,把西兰花卖进超市里,能取得较为可观的收入,从而提高家庭经济水平。实际上,我们团队研发该系统的一个初衷就是,帮助农民生产出符合超市标准要求的西兰花,减少生产端的浪费。

 

新京报:目前该技术的应用表现怎么样?

 

郭威:目前这个无人机智能系统在日本的北海道、福岛等地有推广,还处于应用初期。从目前的技术应用表现来看,这个系统可用于西兰花、卷心菜、大白菜等蔬菜,并且具有可推广的操作性,因为它所花费的成本,能够被一般农民所接受,而且确实能够帮助到他们减少蔬菜损耗,所以这项技术在农村比较受欢迎。

 

优化方法,破除机器深度学习瓶颈

 

新京报:在这个无人机智能系统的应用中,有哪些挑战?

 

郭威:最大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收集的图片质量不高,另一个是数据处理量过于庞大,从而影响机器学习效率。农民在使用无人机过程中,他要追求效率,会提升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或者加快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这样会导致合成图片的分辨率损失,有时候单株图像不够清楚,会影响深度学习模型的分割精度。另一个问题是,一亩田里有几千颗西兰花,而我们的系统是要为每一颗西兰花建立数字化生长模型,这其中产生的数据量很庞大,这增加了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成本。

 

露天种植不像大棚种植,具有相对的可控性。科研人员对露天种植的西兰花,进行数字化处理,对系统的深度学习能力要求很高。要知道,收集并处理图像数据本身是很琐碎而且复杂的,比如收集到图像信息后,要考虑植物在风中的运动方式,以及光线如何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每一个图像数据都包含了机器难以分析的诸多变量因素。因此,科研工作者在训练系统时,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标记无人机可能看到的图像的各个要素,以帮助系统学会准确识别所看到的内容。

 

新京报:这两个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郭威:解决图像分辨率不高的方法,我们是用原始无人机图像替代合成图像。就是用三维重建和原始图片的映射关系,形成一个对应于合成图像的高分辨率图像素材予以分析。简单说,无人机在农田巡航完一遍后,会对所有植株形成一个完整性的三维点云,然后系统会自动用原始图片和这个大图上的坐标予以一一对应。这样系统也能对每一单株西兰花进行精确建模、分析,从而解决分辨率不高的问题。

 

对于数据量过于庞大而制约机器学习效率的问题,我们采取重点分析的方法,我们不再对西兰花的整块地或整个生长周期进行机器学习,我们让机器只对西兰花生长初期的一个关键时间段,予以深度学习,从而以点带面。事实证明,对西兰花的某个生长关键点予以深度分析,也是能够精确计算出西兰花的最佳采收时间的。

 

智慧农业,须经起伦理和技术的考验

 

新京报:在这次以西兰花为“主角”的智慧农业尝试中,你怎么看待人工智能的农业化应用?

 

郭威:对于日本这样的重度老龄化国家来说,人工成本本就高昂,而智慧农业也需要人力,甚至在一些环节中,还需要高技术人才,比如一个智能系统,它需要人工不断维护,这其中的人力成本也是很巨大的。实际上,我们团队能够顺利地研发出这个无人机智能系统,是依赖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支持的。  

 

东京大学副教授郭威。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摄

 

很多人认为智慧农业解放了人力,但其实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还不够成熟的阶段,生产场景仍然离不开人的参与。比如在日本,一辆无人拖拉机,必须需要人坐在车上盯着机器看;一名无人机操作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至少需要另外一个人时刻盯着无人机看,防止无人机侵犯他人隐私或者坠机伤人等。

 

智慧农业除了面临人工成本高的问题,还有来自法律和伦理等方面的挑战。比如说,无人机不小心拍到他人生活场景了,这是不是侵犯他人隐私权?这种问题在现代社会争议性很强;还有,人工智能需要训练机器,需要庞大的数据吞吐量,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会不会侵犯他人权利?这些问题,都注定了人工智能技术不能高歌猛进。

 

另外,农田环境比较复杂,每一块农田都有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如果科研团队为每一块农田都建立一个数字模型,那成本之高,对农户来说又是不合算的。所以,未来的智慧农业,必须要让机器有自动的学习能力,让机器能够自己有学习意识,根据不同环境而自动生成数字模型。

 

新京报:面对技术和伦理方面的挑战,你怎么看智慧农业的未来?

 

郭威:我记得,触屏手机刚问世的时候,许多人是排斥触屏手机的,因为它不像键盘手机具有某种稳定性。但几年后,人们适应了触屏手机,大街小巷便都是卖触屏手机的了。

 

人类接受一种生活习惯的过程,是适应新技术的过程。我觉得,随着时间推移,人类会逐渐适应智慧农业的。当然,人类适应新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在不断升级、社会体制也不断改变的过程。从科研工作者的角度来说,新技术应该是惠民的,哪怕是从一颗小小的西兰花开始,只要它能让农民足够受益,农民慢慢地就能接受新技术和其背后的技术思维。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