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三四点夜里的美梦”巡回演唱会北京站将于11月10日开唱。 受访者供图


丁薇已经许久没有如此忙碌了。


当记者在杂志拍摄现场见到她,时间已经接近晚上八点钟。房间里还有一套没拍完的衣服以及两家媒体访问等着她。她笑着寒暄、致歉,并感谢大家的等待。来不及喝一口水,工作人员就递上宣传素材,“《冬天来了》应该剪一个A段进去,不能都是副歌”、“50多秒就结束了,40多秒就要慢慢减慢,但也不能减太快……”她听了一遍又一遍,详细地提出修改建议。


这两个月,丁薇一直在为11月10日即将于北京开唱的“三四点夜里的美梦”巡回演唱会做准备。没有经纪公司和唱片公司的她,不仅要自己担任音乐总监、舞台统筹,还要四处跑宣传、做采访、直播连线……以她的话说,“自由散漫”惯了,一下身兼数职,简直是睁眼干活,连闭眼都在走马灯。


此次演唱会丁薇身兼数职,需要做大量音乐之外的工作。



若提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华语乐坛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丁薇是其中“前卫”与“才华”的代名词。无论是《冬天来了》《女孩儿与四重奏》,还是她为其他歌手创作的《爱要有你才完美》《我要你的每天》,都成为划时代金曲,呈现中国原创音乐的丰富多元。但出道近三十年,丁薇只发行过四张正式专辑,上一张专辑《松绑》距今也已有六年之久。尤其这几年,丁薇更是完全藏在荧幕之后,潜心影视音乐创作。当观众在影院看完电影《三贵情史》,大概要等待片尾唱到下半段,才能看到音乐总监丁薇的名字一闪而过。


丁薇形容这几年的状态,“躲在舒适圈里”,不用上综艺、跑宣传,只是一个人踏踏实实就把音乐作品完成了,无比自在和从容。“但自在的结果就是,对于观众来讲,我消失了很久,想让大家再来看你的演出就有点难。”丁薇笑着。她期望能有更多听众来剧场感受丁薇的音乐,能与歌迷以新的方式近距离交流。


实际上,对于自己的个性无法成为“明星”,她早已接纳,也并不在意。在古典音乐的熏陶下成长,经历过华语音乐凭本事一争高下的时代,虽然音乐市场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并不影响丁薇坚信,只有作品才是让歌手长久存在的价值。“上不上综艺,有没有曝光,这些事情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之所以还有口碑,还能吸引大家来看我的演出,我非常清楚还是基于我过往的作品。所以我还是得做新专辑,继续写好歌是最重要的。”



以下自述整理自丁薇采访:


“一场梦的旅程”


今年我走回台前开演唱会,不算是我主动的选择。


在剧场演出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很多人跟我讲过,我的音乐还是适合在剧场,相对可以把硬件做得更好一些,这样会更有仪式感。过去总在Livehouse演出是因为觉得很新鲜,年轻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机会,是很好的锻炼,也可以跟观众有如此密切的近距离交流。但如果想呈现相对更完整的演出,比如从声、光、电等多方面都齐全来看,剧场是更好的。加上我这个人平时也给人感觉挺冷的,所以离得远点也挺好(笑)。从我的个性来讲,剧场可能也会让我更舒适,歌迷们还能坐着看演出,Livehouse要站将近两小时还是挺累的。


之前我跟一个朋友提了这件事,她就一直帮我留意着。后来他们正好合作了一个主办方,对方做了评估,觉得这件事可以推进,我也没想到。那既然有机会,就好好地做吧!


二七剧场也不是我选的。今年的演出是井喷式的,所有场地几乎都被订满了。正好二七剧场在11月10号有个档期,我们就定了。但有意思的是,我发朋友圈说要在二七剧场开演唱会,好多北京的朋友都说“你挑的地方非常Old School(传统)”(笑)。我邀请老狼当嘉宾的时候,他听说是二七剧场也特别开心,因为这儿距离他小时候住的地方只有一条街之隔,小时候经常去那儿看各种演出。所以我觉得也是挺好的安排,这是一个有大家共同回忆存在的地方。


老狼是丁薇2023“三四点夜里的美梦”巡回演唱会特邀嘉宾。


这次巡演对外宣传我是音乐总监,但我觉得不完全准确,因为不管哪一环都是我自己来统筹,包括租设备、灯光音响,视频的LED要做多大,舞台要怎么设计,预算要怎么把控,要请什么样的乐手;灯光老师把他的需求告诉我,我再去跟设备商拉个群、把控预算、曲目的选择和排序……甚至台上要播放的program都是我自己来剪辑。因为没有别人可以做这个事儿。我现在没有经纪公司,也没有唱片公司,所有的工作都是我自己做。


包括巡演叫什么名字,一开始我都没想过。直到后来灯光、视觉老师都在问我,你的主题是啥?


“三四点夜里的美梦”——用这首歌当名字,我倒是想都没想就决定了。


我是一个夜猫子。我多年的生物钟都睡得很晚,尤其是以前,还会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每到这个开始要准备休息但还没有睡的时候,我经常会一个人站在窗边看北京的夜景。那一刻周围无比安静。你会思索,可能大部分人都在美梦当中吧,但我还是清醒的。我们好像不在同一个世界里,是有所隔绝的。但是来到剧场,我和听众们的时间可以在那两个小时里重叠。一首接一首歌曲的演唱,有低谷、有高峰;有灿烂、有灰暗;有寂寞孤独,也有喧闹热烈……这不就像我带领大家在两个小时里做一场五彩斑斓的梦吗?我也希望来到演唱会的听众们可以把这次当作一场梦的旅程。


丁薇为这次巡演剪辑了预告片。



“对自己的歌更宽容了”


这次演唱会我的选歌原则有两个,第一,挑我自己创作的,所以像第一张专辑《断翅的蝴蝶》里的歌基本就不选了。我的作品被大家熟悉,更多是从《女孩儿与四重奏》这首歌开始的,所以这次演唱会选择比较多的,还是来自于后三张专辑。虽然这次我也请不起管弦乐团,但邀请了非常棒的无极弦乐四重奏,可以弥补一些过往的遗憾,演唱一些过去没有在演唱会唱过的歌曲。像第三张专辑《亲爱的丁薇》的主打歌《漩涡》,之前巡演都没有唱,就觉得在台上全部放Program很奇怪,这次终于可以在剧场呈现了。


还有我创作的影视歌曲,像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主题歌《普希金》,这是必选的;电影《三贵情史》的歌曲,《我是真的爱你的》插曲《沉睡的风》……还有一首歌叫《茧》,是2013年我创作的电视剧《剧场》的歌曲,相对冷门一些,但没想到有很多人提,这次我也会加在曲目单里。


这两年我偶尔会注意到,一些歌手的演唱会经常会做很多改编。但可能我的歌比较奇怪,如果想完全改编,还真不是太容易,而且我发现,其实观众有时候更想听到的就是原版的演绎,只是往往歌手唱了很多遍以后,觉得有点腻,老是想改编。有时候改编过多以后,观众可能反而很失落,觉得找不到可以一起进入情绪的那个点了。所以这次对于改编这个事我很慎重,除了加入四重奏和一些必须改编的部分之外,大部分的歌都是尽量还原。


实话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这个阶段面对演唱会的一些思维角度确实会和以前有所不同。早年刚开始巡演的时候,像《再见,我爱你》、我给那英写的《爱要有你才完美》这些歌,我是不会唱的。但是后来经过一、两轮巡演,倒是对自己过去的作品更宽容了一些。


我现在觉得,既然你要开演唱会,那肯定跟出专辑不一样。出专辑可以很自我、很任性,但演唱会本身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它需要跟观众一起才算是“完成演出”。既然你想要观众来,那你也要唱一些观众想听的歌,就想做到两者兼顾吧。



此次演出,丁薇合作无极四重奏。



“配乐是一部作品的隐形角色”


我是很“多重”的一个人。像我在为自己做专辑的时候,就是要遵从自我表达;但是在做影视音乐创作的时候,包括给别人写歌、制作,我就是要为对方服务,为作品服务。


这些年我做了非常多的影视配乐,配乐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一种表达方式,因为它没有词,就不会灵感枯竭,可以一直做下去的。而我的灵感来源就是片子给我的刺激。作为观众,我会在什么地方感到担忧,什么地方会感动,实际上就是把这些情绪用音乐再加重描绘出来。


这些年找我写影视配乐的相对比较固定。首先对方要认同你的创作风格,同频的人才会合作。我自己没什么题材限制,除了喜剧不太会接,古装比较慎重,我唯一关注的就是片子质量。说实在话,我也接过一些质量一般的戏,即使我很努力地把音乐做好了,但片子不行,音乐再好也救不了。


其次大家也知道,我不是很便宜的作曲,但现在很多片子在作曲部分留的预算并不多,还有一些片方,音乐好像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之内,等到拍完了再来问我能不能做。前段时间我刚刚回绝了一个戏,觉得蛮可惜的,因为剧本很好,但对方给我的时间太短了,那会儿还有一个月就要播了。我只能忍痛割爱,因为我的创作周期是三个月,没法做这种急活。


音乐不是我写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必须要来回磨。我经常一个星期前写了一个段落,一个星期后再听,就觉得不好了,又要改。如果所有的创作都是一锤子买卖,写完了马上就交了,没有时间反复检查、聆听、修改,这样是没办法保证质量的。


这些年虽然像《亲爱的小孩》《三贵情史》这些作品的音乐被大家关注到,但说实在话,我并没有觉得市场更关注影视配乐了,大家还是更关注歌。但配乐对于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真的非常重要。一个片子的气质很大一部分是靠配乐来定性的。有的时候片子其实拍的不错,但配乐一听很low,一下子档次就拉低了。观众可能未必知道原因,但也能感觉到;如果一部作品遇到好的、跟它气质相融的配乐,一定是相得益彰,互相都会加分。配乐就是一部作品的隐形角色。


丁薇在录音室录制配乐。



“不做明星,放过自己”


我对这次巡演只有一个期待,希望票房能好。


最近我都在为票房宣传的事情焦虑。太久不在台前,一直在做幕后,没有任何曝光,也不参加综艺,也没发新歌……我做的事情都是那种大家不看的片尾字幕里才有的。这次这么努力做宣传,我觉得也是为我过去的选择付出了代价(笑)。


但我的性格可能真的不太适合做艺人。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好像除了要做好歌手或演员的身份之外,你还得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综艺、直播……我不行。我太懒散、太任性了。我是一个连自拍都不太拍的人,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跟人家分享的。我做影视配乐也是因为很自在,不用参与宣传,也不用担心票房,而且我需要接触的人非常的少,都可以不出家门。


这些年我可能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拒绝。你提到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之前也问过我,我没去。因为我难以想象自己跳群舞,很吓人。我以为,你要决定去做一件事,那一定要尊重对方,而不是你明明知道自己不适合,去了以后又不干这个、不干那个。我不想给别人找麻烦,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这次为了演唱会,我让短视频平台给我的号加了“V”(名人认证)。其实前几年我就开了,当时他们可能也给我加“V”了,但因为我一条都没发过,就把我的“V”给撤了。我只是提供了一些BGM给他们,就再也没打开过。这次为了演唱会,我会发一些音乐短视频,但你真要说让我一个人做个直播啥的,我还是有点不晓得怎么弄。


丁薇很清楚自己的个性。 受访者供图


我的个性可能在这个时代会有点难,但这很难改。


当然人到中年也会有变化。比如创作。年轻时创作就像自来水,因为你对人生、社会、世界有太多的情绪,不解、不懂、不知、好奇、愤怒、叛逆……太多事情会刺激到你,你的感觉很丰富,所以那时候想写个歌太简单了。失个恋,吵个架,哭一鼻子,都能写歌;伤心了,看到外面下了场雨,都感觉是老天在为我哭泣一样。但现在我已经不想写这些东西了,我也没有这样的生活了。有人说,生活好了,就没有创作动力了。其实不是,而是我们没有那么敏感了。那些事情即便现在再经历,你只会觉得不以为然。所以现在写不出来(歌词)了(笑)。


过去我也会执念于自己写词,觉得既然是原创歌手,词、曲都应该我自己写。但现在我想在歌曲中探讨的,更多是关乎于人性的,不具象,还得写得很精辟,非常难写。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发新专辑,不是因为没有曲子。所以现在想想,放过自己吧,找更合适的人写吧。


有人说我一直坚持我自己的风格,其实也没什么“坚持”。你想我年纪都到这儿了,又没什么特别大的名利欲望,要是有的话,我早改了。既然到现在我还是这个样子,差不多到“死”应该都是这样的了。


我这次开演唱会,大家还能给我面子,很愿意来帮我宣传采访,我很清楚是因为什么。还是基于作品。我的存在价值,其实作品是第一位的。现在无非就是给自己一些要求,比如下一张专辑在哪些方面可以更好,可以在哪些方面再往前迈一步。


新京报记者 张赫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