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出口商品车集结山东港口烟台港准备通过汽车滚装船发运(2023年7月5日,无人机照片)。图/新华社


新的万亿城市,基本被锁定。


今年前三季度,烟台、常州GDP双双突破7000亿元,两座城市6.7%的增速,均高于各自年初设定的5.5%预期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烟台和常州的GDP分别为9515.86亿元和9550.1亿元,两座城市距离万亿门槛只差临门一脚。


吹响冲刺号角,若无意外,今年烟台和常州将携手晋级万亿之城。“万亿俱乐部”沉寂了两年之后,第25座GDP过万亿的城市终于呼之欲出。


在烟台和常州奔向万亿之时,唐山、徐州等“万亿后备军”也将迎来“群雄争霸”阶段。


烟台常州各自发力


从2022年经济总量来看,对烟台和常州在今年双双将迈进万亿城市,外界早有预期。


根据今年的经济走势来看,烟台和常州两座城市也基本交出了外界所预期的答卷。


前三个季度,两座城市交出6.7%的增速更是给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


先说烟台,“黄金纬度”北纬37°横穿烟台,这里不仅有苹果、大樱桃,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也有让世界微醺的葡萄酒。


除了这些,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烟台还有一张硬核的城市名片——工业。


可以说,工业是烟台基本盘,也是冲刺万亿之城的压舱石。


烟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向外界透露,在41个工业大门类里,烟台工业体系涉及37个门类。今年前三季度,烟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自上半年达到两位数增幅后,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前三季度,增长11.6%,37个规上工业行业大类有21个实现正增长。


如果跟全国和整个山东的工业增速做个对比,就能看出烟台的工业增速有多猛。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山东这一数字是7.1%。


也就是说,烟台工业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6个和4.5个百分点。如果放眼万亿城市,烟台工业增速也能排在前列。例如,以工业立市的苏州,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2.7%。


烟台工业高增长跟做增量密不可分。例如,谋划实施的402个工业增量项目已投产329个,新增产值923.8亿元,为工业经济稳定运行积蓄强力后劲。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


值得注意的是,在冲刺万亿之城的关键时期,烟台也解锁了旅游业这个新的增长动能。国家统计局烟台城市调查大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3季度,烟台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897.7万人次,同比增长18.5%;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71.78亿元,同比增长26.1%。


其中,作为风向标的暑期和中秋国庆假期,烟台的旅游业更是迎来了井喷式的复苏。


今年7-8月,烟台接待游客21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0亿元,全面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中秋国庆期间,22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11.4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33.7%和174.4%。


相较于烟台,常州经济增速跟烟台并驾齐驱,也是工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不过,分析常州的工业就不得不提常州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黑马”。


其实,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异军突起,不得不提到一个小插曲。今年年初,洛阳市委研究室官方公众号《洛阳政研与改革》专题发文《中航锂电改革发展经验对我市发展“风口”产业的启示》,反思了洛阳优势企业中航锂电出走洛阳一事,引发市场关注。


文章大意是说中航锂电本是洛阳高新区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在经营困难之时被江苏常州高价“抄底”。发达地区的非典型性招商举措着实给河南地方政府上了一课。


中航锂电(现在叫“中创新航”)对常州确实很重要。随着中航锂电落户常州,以及随后一系列的重磅改革,中航锂电实现了爆发式增长:电池出货量排名从行业第九一跃成为第三,并于2022年10月6日成功在港交所实现IPO,市值一度超过600亿元。


借着动力电池产业链优势,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还汇集了理想汽车、比亚迪这样的整车制造企业。今年1-9月,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5.9万辆,产量居江苏省第一,占比2/3。


吹响冲刺万亿的号角后,新能源汽车产业能跑多远,依然决定着常州万亿之城的上限。


四座北方城市在崛起


每一次城市格局发生变化之后,都不会沉寂太久。


在烟台和常州基本锁定万亿之城后,唐山、徐州、大连、温州,作为即将踏入9000亿俱乐部和8000亿俱乐部成员,无疑也是下一批万亿城市最有力的竞争者。


拿唐山来说,该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力争进入“万亿俱乐部”。到2025年,现代化沿海强市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一极。


如果以2021年为起点计算,5年已经过去大半。其2022年经济总量为8900.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唐山GDP同比增长5.4%,若按照这个趋势,今年唐山全年GDP应该能达到9400亿元左右,迈入准万亿行列。同时,其也很有可能在2024年跻身万亿之城。


不过,相较于今年烟台和常州以“双子星”姿态跻身万亿,未来一两年万亿之城的争夺战更加有看点。


因为除了唐山,徐州、大连和温州3个城市,去年GDP都在8000亿元至8500亿元之间。且今年在增速上更是“你追我赶”。


例如,上半年温州以17亿元的微弱优势,完成了对徐州的反超,在第三季度徐州又实现了对温州的追赶,最终前三季度徐州领先温州200多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徐州在第三季度除了绝地反击温州,在经济总量上竟然还以50多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过了唐山。虽然去年全年徐州总量不敌唐山,但是凭借今年第三季度的强劲表现,也使得今年徐州能否实现对唐山全年的反超增加看点。


此外,大连能否成为东北第一座万亿城市,也是未来万亿城市争夺战的看点之一。


不过,对于未来万亿城市后备军之间的“混战”,最大的看点还是在于北方城市的集体崛起。


烟台、常州、唐山、徐州、大连、温州,这六座万亿城市后备军中,有四座城市属于北方城市。徐州虽然行政区划上属于江苏,但是从地理概念上来说,徐州是名副其实的北方城市。


未来北方城市中,如果有四座集体跻身万亿城市,无疑是为北方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


北方城市冲刺万亿,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北方城市集体冲刺万亿,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动能的培育壮大,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对外开放的拓展深化。


万亿城市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万亿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


2023年收官之际,随着烟台常州冲刺“万亿”,我国即将有26座万亿城市。其将涵盖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普通地级市等不同类型的城市。这些城市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全国经济大盘而言,万亿城市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万亿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能够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促进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和协同创新,形成经济增长极和城市群。


例如,长三角地区有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南通、合肥八座万亿城市,加上常州即将有九座,占万亿城市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九座城市对全国经济贡献率超过20%。


此外,万亿城市多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能够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例如,北京是首都,也是经济强市、全球创新策源地,拥有众多全球顶级科研机构和百度、小米等科技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当下,万亿城市还是促进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的主力军。万亿城市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能够满足和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形成消费的新热点和新动能。


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既是万亿城市,也是全国较大的消费市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拥有众多的国际品牌、时尚潮流、文化创意等消费资源,是提振消费的领跑者。前三季度,北京和上海人均年消费支出继续领跑全国,是全国最能“买买买”城市,人均消费分别达到39969元和34783元,拉动消费复苏“火车头”的作用不可替代。


实际上,万亿城市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万亿城市应该抓住新发展机遇,发挥新作用。


当然,在强调均衡发展的当下,万亿城市作为“领头羊”,仍要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好辐射带动的作用。


文/新京智库研究员 查志远

编辑/柯锐

校对/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