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一路上扬,正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回望2001年,国务院启动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为这一行业起飞吹响冲锋号。此后约10年时间,以公共用车为主的“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活动,再度按下加速度启动键。


如今,一系列数字不断翻新,写下的是这一行业傲人成绩——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821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大跨步扩容,产销已经实现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细分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度过了“初建期”,目前正处于成长期以及良性循环中。


新能源汽车蝶变只是一个缩影。过去20年,我国汽车工业正在上演“中国速度”,产销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时至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一举超越日本,并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亦不断提高。


在政策驱动下,我国汽车产业的智能革命正在到来,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我国汽车新时代的标志。


一场突围:产销连续14年稳拿第一


2001年,彼时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市场,轿车产量仅有70万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二年(2002年),中国轿车产量增加至110万辆,一年时间突破百万大关。


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资汽车公司的准入限制逐渐放开,福特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集团、丰田汽车等国际汽车品牌接连涌入中国市场。可以说,几乎全世界主流汽车制造商都开始在中国市场合资建厂。


市场参与者爆发,也让中国市场进入了繁荣时期。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登上新高峰,全年乘用车产销量达到500万辆。时至2009年,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并以48%和46%的增速跃居世界第一位。这也是中国汽车产销首次超越美国,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


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度刷新纪录,突破2000万辆大关,创下全球历史新高。到了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700多万辆和2688万辆,连续14年稳坐全球第一宝座。


汽车行业驶入快车道,同样改变市场格局。在过去几十年,合资品牌长期占据我国六成左右市场。随着迈入电动化发展轨道,国内汽车市场已成为自主品牌掌握话语权的阵地。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不足34%,到了今年前9个月,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4.6%。


不仅如此,外资品牌主动向自主品牌抛出橄榄枝,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的合作都意味着自主车企开始向外资车企技术输出,中国汽车市场出现新合资模式。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自主品牌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价格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积极探索市场发展,加速布局包括电动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技术,以更符合消费市场需求的产品迅速实现快速增长。


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我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将加速提高至60%。


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挑起大梁


我国汽车行业崛起,新能源汽车的身影随之壮大。


2001年国务院启动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明确了能源安全、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的目标,形成了三纵三横研发布局,组成了由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基础。


十年磨一剑,2009年再次启动以公共用车为主的“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活动。当年上海车展,比亚迪F3DM、F6DM、e6以及奇瑞瑞麒M1-EV、众泰汽车2008EV等新能源车型亮相。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正式发布并明确两个目标——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见证了这一重要历程,据其回忆,在政策及产业上下游各方面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披荆斩棘。“2009年提出‘十城千辆’,开始没有几个城市真正达到千辆,然后坚持,克服困难前行,一步步推进,走上快速发展道路。”他认为,造车新势力赋予行业的活力以及传统车企积极探索创新,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550万辆,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出台,明确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2035年成为市场主流的发展目标。


“目前新能源汽车这棵‘幼苗’逐渐成长起来了,尽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差池,但行业上下及时调整、纠偏和改进完善。新能源汽车处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叶盛基表示。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曾公开表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迈入了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也是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增长极。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今年1-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乘用车的61%,其中,第三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份额达到65%,优势越发明显。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不断出圈。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约70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34.9%。今年上半年,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42.4%。


颜景辉认为,电动化之外,智能化也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和重塑的动力,智能化成为汽车革命下半场竞争的关键。


出海三级跳:中国品牌打动世界


阔步扬帆出海,汽车行业正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的力量。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为338.8万辆,同比增长60%,这一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汽车出口总量。


追溯至200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为2.2万辆,并主要以货车出口为主。2003年开启增长趋势,到了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100万辆。不过,2013年至2020年,这一数字长期徘徊在100万辆左右的水平。


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一路“开挂”——2021年和2022年,先后超越韩国和德国。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三年实现三级跳,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海外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品牌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外观设计、产品质量管控、服务体系发展等多个方面与合资企业差距不大,甚至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表现超过合资品牌。


中国汽车出口大幅增长,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贡献。崔东树表示,其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车出口暴增,而且出口数量和均价均强势增长。此外,我国自主品牌出口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就是进入了新能源发展的机遇期,以新能源为主的自主品牌出口与燃油车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处于出口布局的初级阶段,大部分车企以成品出口为主,以及不同国家复杂的政策、投资环境、消费环境。


欧盟委员会10月初决定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国汽车强势出海,刺痛了欧盟神经,不过,许海东认为,单靠贸易手段无法阻止中国车企的崛起,出口之路还会继续。


回顾我国汽车行业过往二十载,腾飞成为一个鲜明标签。我国新能源汽车迈过一个又一个关键门槛,开始迈向全球市场。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创造了更好的契机。业内认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将呈现更好的汽车产品、更完善的服务体系,也将会打造更让消费者信赖的中国汽车品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