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慕宏举)11月10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家事纠纷审判白皮书》,介绍近年来家事案件审判概况及相关机制举措,并就常见问题进行法律提示。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东城法院共受理家事案件6846件,审结6558件。家事案件收案整体呈上升态势,调解率逐年提高,法院更加注重矛盾实质化解。从受理的案件来看,继承纠纷和离婚纠纷仍是主要类型,并呈现以下特点:身份关系居于原点,一事牵发数起案件;老人儿童仍处弱势,女性易受家庭暴力;财产类型丰富多样,厘清家财归属不易;共享机制有待完善,信息甄别难度较高。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源: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东城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王晓峰介绍,在家事案件办理中,法官秉持“矛盾化解与情感修复并重”的审判理念,注重将传统家庭美德融入司法裁判,德法并举促进幸福家庭建设。具体案件办理中,注重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入手,灵活运用情理法推进矛盾调解,尽可能地维护原有家庭和婚姻关系的稳定。为加强对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在相关纠纷中实行“快介入、速送达、强调解、转庭审、勤回访”审理五步法,在社区设立“小棉袄爱老普法驿站”,积极能动司法,传递司法人文关怀。

为了构建家事纠纷多元共治格局,东城法院将党建与审判业务深度融合,审判庭创建“红心同行”党建品牌,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联动,与东城区妇联、东城区民政局签署《信息共享机制合作备忘录》,解决婚姻登记、家庭信息查询不便等问题。依托东城法院“和立方”诉源治理机制,每年以速裁方式解决家事纠纷近千件。司法力量主动下沉,加大对各街道、相关政府部门、基层自治组织、各类调解组织的法律支持和指导调解力度,让更多家事纠纷一站式、低成本化解在萌芽状态。

“常见遗嘱形式瑕疵包括日期签署不全、见证人不具备见证资格、录音录像记录的遗嘱订立过程不完全等。从实质要件来看,遗嘱人应对遗嘱内容仔细斟酌,对财产的处理既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亦不能随意增添限制条件。”对家事纠纷中较为常见的一些问题,王晓峰亦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提示,除了继承相关,还提示夫妻协议离婚并分割财产时,需尽量明确财产范围并尽快履行,防止事后引发争议;父母为子女大额出资或将房产赠与子女时,应对风险未雨绸缪,为晚年生活留有余地;亲属之间订立涉遗产处理、分家析产、遗赠扶养等协议时,需规范协议形式,注重留存证据等。

民事审判二庭法官康婷婷就白皮书中收录的典型家事纠纷案件进行了介绍。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女方因男方婚内存在出轨、家暴行为,在起诉离婚时主张男方支付精神损失费十万元,法院认为女方作为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予以支持。在一起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案件中,因家庭纠纷被申请人多次通过微信聊天及发微信朋友圈等方式侮辱、威胁申请人及其近亲属,法院查明后认为,被申请人的行为使得申请人及其近亲属面临遭受家庭暴力的现实风险,依法作出人身保护令。在一起离婚案件中,作为父母的原被告,为争夺抚养权争吵录像,不顾孩子受惊哭闹,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该情况后,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二人关注孩子身心健康,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尽养育之责。

东城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曾进表示,“妥善化解家事纠纷,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美好,也涉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希望白皮书能够发挥积极的指引作用,促进家事纠纷源头预防与治理,实现德法共治,共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良好家庭关系与和谐社会关系。”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