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群山环抱中,藏羌儿女田园牧歌的闲适画卷生动地展现在众人眼前。悠扬的羌笛声与羌族民歌轮番入耳,遥相呼应。萨朗、博巴森根、羌族推杆、羊皮鼓舞、藏秀、羌绣……非遗活态展演涵盖藏羌族的舞蹈、服饰、体育等众多类别,让人目不暇接。


阿坝州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汇集带,也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腹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富集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样的文化生态。阿坝州非遗“阵容”强大,截至目前,拥有世界级4项、国家级20个、省级101个、州级552个,四级非遗名录项目共1841项,位列四川省四级项目首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近日,新京报记者跟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采风团前往四川阿坝州,历时5天走访阿坝州茂县、汶川县、理县、马尔康市、黑水县等地。从走进非遗起点村落、到了解非遗历史发展、再到制作工艺环节等各层面深度体验阿坝州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

“活”起来的古羌文化

“九鼎山下,蚕丛故里,凤凰涅槃……”每天9时许,伴随着声音洪亮的开场白,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称“阿坝州”)茂县的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拉开帷幕。


中国古羌城。图源:四川阿坝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轰隆”炮声三响、“呜呜”号角声起。手执兵器的“羌兵”沿台阶缓步走下,身穿民族服饰的羌家姑娘手捧羌红(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紧随其后,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2008年10月,为保护羌文化,茂县等地被设立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该实验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曾于汶川地震后打造的中国古羌城,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旅游景区。


古羌城门大开,城里又热闹了起来。一座用石头垒起来的碉楼上,羌族阿妈们唱起了家乡的民歌。碉楼下的羌族小伙、姑娘们各成一列,拉起手围成圈,双臂前后摆动,脚下的舞姿却让人眼花缭乱,这便是羌族的“萨朗舞”(萨朗在汉意为唱起来、跳起来)。


一曲舞罢。羌族的传统体育比赛“推杆”也呈现在观众眼前。只需一根3至5米长、手臂一般粗细的木杆或竹竿,中间系布带或绳子为标记,双方相对持杆站于两边界线。双方准备就绪,身着蓝褂子的裁判吹响哨子,手里小红旗向下一挥,一场力量的角逐就此展开。守方紧握杆的一端,夹于双腿间后发力,攻方则手持另一端相向用力前推。要想获胜,光靠力量还不够,得有足够耐力与技巧。几个回合下来,参赛的人累倒在地,放声大笑,好不畅快。


羌族的传统体育比赛“推杆”。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另一边羌寨里羊皮鼓舞也跳了起来。领舞者头戴金丝猴帽,穿上麻布长衫,拴上裹脚布,蹬上云云鞋,左肩扛神棍,右手执铜铃。“咚、咚、咚咚、 咚、咚”,众人闻鼓而起,羊皮鼓舞的蹉跳步、踮跳步和羊腿跳步,全凭鼓点节奏敲出不同的音响。舞姿灵巧、敏捷、粗犷,节奏明快。现场氛围严肃紧张而又热烈。


羊皮鼓舞。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带着独具特色古羌文化展演走进中国古羌城。古羌文化在这里“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


羌族三绝:羌笛、碉楼、刺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家喻户晓,不少人对于羌笛却是只闻其名、未听其声。家在本地、13岁就开始接触羌笛的赵昆,靠娴熟的演奏和制作的核心技艺,成了当地有名羌族羌笛非遗传承人。他告诉新京报记者,羌笛的形态看似简拙质朴,但制作工艺却烦琐复杂。一支小小的羌笛从选料到完成需历经十几道工序,尤其是那只有5厘米长的簧片,制作过程相当精密。

生长在岷江上游、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高山箭竹是用来制作羌笛的“种子选手”。它生长缓慢,质地相对坚硬,形状不会因水分的流失而改变。因此,技艺人常在竹子进入秋季枯水期(通常是农历十月初一,当地羌年期间)时,赶数小时山路,采集高山箭竹料。

“采集回来的原材料必须在阴凉、干燥、通风处存放,时间在一年以上为宜,否则竹管容易破裂。”赵昆说,并不是每一根箭竹都能称为一支羌笛。严格的技艺人会再次筛选原料。最终,竹质坚实,厚薄适中,竹纹细密的它们被挑出,制成笛身。再按照音阶的关系在管身平整的一面打出排列整齐的六对音孔(两节竹管共计十二个音孔)。


赵昆正在制作羌笛。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在赵昆看来,羌笛最终能不能制作成功,关键还在于簧片。打磨簧片的每一步都考验着技艺人的技术,制作好的簧片必须保证各部位长短一致,厚薄一致、缝隙一致,这样的簧片音才能准。管身和簧片制作完成之后,将簧片出口端与管身的管口进行调节,使簧片能整齐紧密地装置在笛身口,一支羌笛就基本成形。

深秋时,赵昆常在山间吹笛,笛声悠远婉转,遥远的雪山,苍凉的边关,夜幕下熊熊燃烧的火塘在笛声中纷至沓来。小小羌笛要吹出动人的乐曲,需要不少技巧。赵昆介绍,羌笛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羌笛吹奏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中途只用鼻孔换气,换气时要不留痕迹,要让口腔、鼻腔和丹田气息同时起作用。因此即使是一首简单曲调,其技艺要求也很高。羌笛也被当地人称为羌族三绝之一。

2006年5月20日,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距四川阿坝州理县40公里,距离成都约160余公里处,一片神秘的古寨---桃坪羌寨就坐落于此。羌族人口中另外二绝---“羌族碉楼”和“羌族刺绣”就藏在这里。

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放眼望去,寨子三面环山,岷江支流杂谷脑河从寨前穿流而过。寨内一片黄褐色的碉房,顺着陡峭的山势,依坡逐坡上垒,其间碉楼林立。墙体和墙体之间的巷道深幽而神秘,因一些巷道上搭建了房屋,于是有了无数暗道,走入其中就像步入了历史的迷宫。


桃坪羌寨。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很难想象匠人们在打造这些坚韧古朴的建筑时,竟无须绘图,也不吊墨、不画线,只凭眼力砌石垒木,打造出来的建筑却结构匀称,棱角突兀。这些由片石与黄泥砌成的碉楼、碉房,在经历了数次地震后仍完好无损。因此,桃坪羌寨被外界称为羌寨建筑艺术的“活化石”,也被誉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如今,“羌族碉楼营造技艺”已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传统非遗手艺。


学羌绣,是寨子里的姑娘们挂在嘴边的话题。羌绣穿着身上、用在家里,羌族人的生活里总离不开它的身影。在羌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露琼眼里,羌绣是热爱的代名词。“我在差不多11岁,就开始学习了。”王露琼告诉记者,由于母亲身体不好,从小她便由奶奶和婆婆照顾,在那时她就跟着长辈开始接触羌绣。小时候家庭生活条件并不富裕,衣服、鞋子穿旧穿破了都需要自己缝缝补补,在修补家用的过程中,她逐渐学得三十余种针法技艺。


王露琼正在刺绣。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在与针线为伴的49年时间里,王露琼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针一线地绣进了羌绣里。“这么多年我能坚持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重复的针法是枯燥的,但创造出来的羌绣纹样却是灵动的、对羌绣的热爱是鲜活的。”王露琼说。

2008年6月7日,羌族刺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藏族儿女的故事里寻找非遗

从桃坪羌寨向四川阿坝理县方向行进30余公里,在一处山坡上,坐落着一处藏族村寨---甘堡藏寨。甘堡是藏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建在山坡上的村落。一支以“博巴森根”命名的叙事性锅庄舞蹈(锅庄指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这里世代传承。58岁的博巴森根县级传承人青汪向记者讲述了博巴森根的故事。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进犯我国浙江沿海地区,藏寨里的屯兵们千里征战。据《理番厅志》记载:甘堡屯兵出征时即立下“不战胜宁战死”的誓言。在保卫宁波大宝山的战役中,屯兵们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激战十多个小时,最后与英军展开肉搏。战后英军尸横遍野,屯兵也几乎全部牺牲。当地人感念他们,用最好的绸缎缝制一个个小口袋,剪下壮士的发辫、解下腰间的名牌,一双一双存入口袋。生还者将战死勇士的发辫带回故土埋葬。如今甘堡藏寨后山还有一座座辫子坟。当时道光皇帝盛赞:“这是一群雄狮般勇猛的人”,并称他们为“博巴森根”(博巴藏语意为“藏人”,森根藏语意为“雄狮”)。


舞蹈“博巴森根”。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友,幸存的藏族屯兵们决定把这个故事编成舞蹈,名字就定为博巴森根。此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全寨子人就会跳起“博巴森根”缅怀先祖。58岁的藏族村民青汪是领舞,他摇响串铃,给出了舞蹈开始的信号,其余舞者随着串铃的节奏声,边唱边舞,绕圈而行。接着,两位舞者右手高抬形成“门洞”,其他舞者从中钻过,演绎“战壕里排兵布阵、团结作战”的艰辛;随后前一舞者左手搭在右肩,与后面一位舞者相牵,舞队形成人体搭建的桥梁,形象地表现了过河搭建人桥的艰苦场景……“看似简单的舞蹈,其实每一个动作都有它特殊的含义。”青汪说。

2008年,博巴森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除了舞蹈,嘉绒地区的藏族人同样善于刺绣、编织。2011年5月23日,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家住四川阿坝马尔康市马尔康镇的仁珍初,是阿坝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织藏绣)传承人。在嘉绒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她,作品灵感大多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与眷念。“嘉绒的姑娘们像花一样美丽、可爱,也像花一样富贵、典雅。格子象征着平安、吉祥。”在仁珍初的工作室里,墙壁上挂满了这些年她的编织和刺绣作品,有着美丽的格桑花和五颜六色的格子的绣帕,是她最喜爱的绣品。


仁珍初正在编织服饰。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腰带、飘带、绣帕等是嘉绒服饰最重要的配饰,这些通常需要掌握编织和刺绣技巧才能制作。”小时候,妈妈和奶奶织腰带、绣绣帕时,仁珍初就在旁边看着,边看边学,慢慢地就会了。在她的记忆里,那时候,编织和刺绣都是以自然传承的方式传给下一代。“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在外学习和工作,小一辈里会编织和刺绣的人越来越少。如果没人从事保护和挖掘传承传统工艺的事,老祖宗留下这些传统的东西就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丢失。”

仁珍初决定行动起来。2018年7月,仁珍初成功注册了马尔康第一个刺绣专业合作社——马尔康嘉绒巧手刺绣专业合作社。在仁珍初的眼中,针法严谨、变化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的藏织藏绣既是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现代表达,更是一个让大山深处的绣娘被看到、被认可。因此,在合作社成立以后,仁珍初不仅对当地绣娘进行培训,提升她们的技艺,还为她们搭建起更好的平台,带领她们在不失传统的前提下大胆创新,研发出富有嘉绒藏族特色的手工艺产品。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样的生态文明。此前,《中国国家地理》为阿坝州遴选出29个最美观景拍摄点并授予“大熊猫观察拍摄基地”称号。近日,《中国国家地理》为阿坝州授予两个“了不起的非遗”称号,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阿坝州,并助力阿坝州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编辑 刘倩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