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国新办就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0.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降幅扩大到2.1%,猪肉价格下降30.1%。此外,从数据看市场的消费需求在上升,为何CPI还会下降?

 

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进行了详细解读。

 

关注1

是否存在通货紧缩的风险?

 

刘爱华表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物价形势,有三点基本认识需要强调。

 

首先,物价结构性特征明显。她表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是带动价格水平回落的主要原因。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环比是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4个百分点。从同比看,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在食品中,猪肉价格影响较大,猪肉价格10月份同比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的回落主要是受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在10月份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从非食品价格看,涨幅比较平稳,非食品当月上涨0.7%,涨幅和上个月相同。

 

其次,核心价格总体稳定。10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持平。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其中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和1-9月份持平,价格总体还是比较平稳的。

 

再次,影响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趋于改善。“从总体经济运行情况和主要指标变动来看,经济运行整体上延续恢复向好的态势。”刘爱华说,从需求变化来看,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都在持续恢复。从货币条件看,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基于这些因素判断,下阶段价格低位运行的状况将会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关注2

消费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如何看待CPI下降?

 

刘爱华介绍,从需求看,10月份,在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作用下,国庆假期出游需求比较旺盛、“双十一”网络购物节预售等因素带动,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市场销售增长加快。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回升势头比较显著。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从生产方面看,工业生产同比增速稳中有升,10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从企业效益方面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已经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速转正,9月份实现了11.9%的增长。

 

“不论是从需求还是从生产,还是从效益方面看,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势头比较明显。”刘爱华表示,从货币条件看,相关部门发布的10月份主要货币数据显示,广义货币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总体货币供应合理充裕。

 

“总体来看,宏观经济保持持续恢复向好势头。CPI在当月回落,有其季节性特征,还有结构性因素,核心CPI是保持平稳的。综合来看,目前物价总体还是比较平稳的。”刘爱华说。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