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纵论创客精神,来自不同高校的青年创业项目一一路演,159所大中小学校展示最新的创新成果……11月18日至19日,“2023北京创客盛会”在中华世纪坛举办。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培育联盟共同举办,以“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为主题,着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及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期望以优质丰富的内容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发展。


活动吸引了全国159所学校师生参与,还有60家科创类企业、68家参展商参与创新成果展示。活动还邀请了来自全国高校、政府、企业的学者和人员,以及投融资、科技、艺术等领域的知名人士,进行投资对接。


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建英在致辞中介绍,中华世纪坛自2015年延续创客活动并创立“北京创客盛会”品牌项目以来,已成功举办8届。


杨建英表示,通过守正创新和不懈努力追求,“北京创客盛会”已逐步发展成为播撒创新种子,推动文化、艺术与科技有机融合,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高端智库交流与创新成果展示平台。


国家产业技术创新培育联盟理事长孙小林表示,成果转化为支撑;产学研和产业上中下游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研究院为技术支撑、以政务为顶层设计;以国家搭建平台、平台积聚资源、资源服务创新、创新发展产业的特点和工作方针,将支持北京创客盛会活动,使之成为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名牌平台。


11月18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做创客教育的内容分享。受访者供图


“创客是新时代的劳动者”


“2023北京创客盛会”设有5场主题不同的论坛。


在11月18日上午的主论坛中,三位专家就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从不同角度解读和阐述了“创客”和创客教育。在他看来,“创客是新时代的劳动者”,需要承担更多思考复杂度高、创造力强、灵活性高的生产性服务工作。而创客精神代表着一种敢于尝试、不断探索、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创新创业的灵魂,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李双寿对此次论坛提出期待,他希望基于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创新的优势,与创客们携手共进,将新兴产业的先进元素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全球一流的跨学科创客实践平台,以创意创新创造来塑造更合意的未来。


清华大学教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乔伟峰以大学教育作为一个参考点,分享了工程教育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他表示,横向拓展包括跨学科拓展、将先进制造的知识和实践加入本科课程中,以及持续学习等时间上的拓展;纵向延伸则是指大学教育向中小学教育的延伸,以及院校工程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


乔伟峰建议,应在中小学教育中融入工程教育。第一是工程思维的短期培养,包括系统思维设计思维、计算思维、创新思维等,“但都是萌芽,在小学阶段就开始种种子,慢慢深耕,到高中的时候可能会有发芽,再到大学,再到这个研究生教育。”第二是要初步理解工程概念,第三是要了解中外重要的工程历史,第四是对工程规律要有初步的了解,包括培养实事求是、科学精准、严谨负责任的态度。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原院长顾建军则聚焦于探索中小学的工程教育,分享了“K12技术与工程教育的定位体系和实施”。


此外,在19日上午举行的分论坛“拔尖创新人才技术与工程教育大中小贯通式培养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聚焦基础教育阶段,讨论在“双减”、“新课标”形势下,科技教育如何做好加法,为创新赋能。


11月19日,在分论坛“拔尖创新人才技术与工程教育大中小贯通式培养研讨会”上,多位专家热烈讨论。受访者供图


青年创业项目展示的舞台


基于视觉大模型的AIGC生态建设、利用AI介入罕见病快速筛查及预防、利用声学感测气流帮助哮喘病人、不留水迹的眼镜清洗护理液……


在11月18日下午举行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的8组创新创业团队进行了项目路演,涉及医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农业等多个领域。


路演项目负责人从公司/团队介绍、项目背景、市场分析、核心技术、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融资计划等方面对各自项目进行了详细讲解,担任评委的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则一一提出了问题。


11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生院旺在进行项目路演,介绍罕见病快速筛查项目。 新京报记者 李聪 摄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生院旺的“CareRare”罕见病快速筛查项目,引发了多位评委的关注。


院旺在路演中提到,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病近7000种,在我国约有2000万罕见病患者,且每年新增约30万患者。但罕见病患者多面临“诊断难、诊断贵、易漏诊误诊”的难题,而且常常伴随着高额的经济支出和不可逆转的健康损害。院旺介绍,70%以上的致病基因突变会呈现独特的多模态特征,因此可以利用AI分析患者的图片、视频等多模态特征帮助罕见病无创、快速、早期的筛查。


路演结束后,评委们肯定了该项目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同时就商业模式进行了讨论,最后建议其增加与医院医生的合作,共同为罕见病群体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帮扶。


一位路演项目的负责人表示,作为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本次活动对他们来说既能展示项目,也能接触和了解到更多互联网领域的专家,期待能够达成合作,专家评委的点评,也能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项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向。


11月18日,在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展位前,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认真聆听产品讲解。新京报记者 李聪 摄


三大创新成果板块贯通大中小学


在中华世纪坛地下一层举行的“科技创新成果展”,分为高校创新成果展示、企业展览、教育装备展示三大板块。


据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龙介绍,往常各类院校都在各自学校组织论坛活动,面向的圈层和人群相对垂直,创客盛会希望打破壁垒,通过论坛内容找到着力点,将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促进大中小学贯通融合,同时这种辐射全社会人群的形式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记者注意到,成果展上展品丰富多样,包含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农业、VR/AR、非遗、文创等领域的经验与成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出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设计与运用模拟仿真竞赛系统”和“先进飞行器模拟仿真对抗系统”,引来众多青少年参与尝试。该展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套系统在以航空为主要力量的海上搜救或战场搜救等领域,能够从装备模型建立与优化、装备效能与体系贡献度评估等全流程、多方面开展研究,促进产学研相互转化的同时,更解决行业关键问题。


创新成果展中还有多个来自中小学的项目。杨白冰是石家庄第四十四中学的初一学生,他和小组成员郭梦瑶花了三个月时间制作“安全暖行装置”。


杨白冰说,冬天会有许多小动物在轮胎上和车底取暖,他在新闻里看到小动物受伤很心痛,因此设计了该装置。该装置可以监测车底状况,如果车底有小动物,会通过电子屏显示并触发驱赶程序,同时还能实时监测车内的空气质量。


石家庄第四十四中学的初一学生杨白冰、郭梦瑶,以及他们花了三个月时间制作“安全暖行装置”。受访者供图


据石家庄第四十四中学的老师介绍,建校十六年来,从最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开始,到人人参与的“科技节”,学校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开发出涵盖机器人、3D打印、STEAM创客、“三模一电”等多领域的科技社团,还拥有活动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行知综合实践楼。


成果展还吸引了周边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参与。来自秦皇岛一所小学的信息技术老师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能够将一些新技术带回学校,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创新的种子。


新京报记者 李聪

编辑 袁国礼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