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11月21日下午,在北京文化消费论坛暨2023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发布仪式上,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发布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

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近18000亿元,数字科技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龙头企业、独角兽继续领跑全国。

去年,北京市文化产业总体平稳发展。2022年1-12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17997.1亿元,与上年持平。2022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5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0%;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保持领先,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科技赋能成为承压前行的驱动力量。2022年1-12月,全市规模以上数字文化核心产业单位186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数量的33.0%,数字科技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规模以上“文化+科技”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857.8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1.8%。文化企业主动创新求变,加快数字化转型,龙头企业、独角兽继续领跑全国。

北京以城市更新汇聚发展动能,中轴线遗产保护有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成为首都文化建设金名片,“一轴三带”引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各类产业功能区、产业园区、文化街区、文化商圈等多元产业空间承载高质量发展。北京各区域产业发展特色日益鲜明,文化领域的区域合作走深走实。

“大戏看北京”成为首都文化新名片,“电竞北京”、北京时装周等品牌活动提升城市文化氛围。线上文化消费、“夜经济”、沉浸式体验催生消费新空间、新活力、新形态。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累计举办活动27.84万场,带动消费金额近120亿元,其中线上消费金额占比八成左右。创新开展北京文化消费促进行动,配套5000万元财政资金,惠民惠企成效明显。

2022年,北京以“双奥之城”身份向世界彰显城市新形象,“两区”建设纵深推进,文化产品与服务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促进国际合作交流,创新中华文化的国际表达,“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深化文明互鉴。


编辑 陈静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