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关于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引述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调查结果显示,超90%的受访企业对北京市营商环境表示满意。


针对下一步工作,报告提出把打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作为北京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品牌,将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拓展到各个领域,让企业群众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报告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标准”,并提出全面优化6大环境等。

 

北京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6.0版完成度已达92.6%

 

报告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建由市委书记、市长双牵头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24个部门组成,下设13个专项组,全面推动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

 

在完成前5版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印发《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即北京市6.0版改革,压茬推出237项改革任务,重点概括为“5311”,即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等5大环境,实现“三个一”(即“一业一证”“一件事”集成服务和“一体化综合监管”)关键突破,数字赋能推动“整体政府”建设。

 

目前,6.0版改革任务完成进度已达92.6%。推进落实京津冀营商环境“1+5”合作框架协议,印发实施京津冀营商环境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重点围绕资源共享、互认互通、高效协作、同事同标、协同开放,推出了53项重点任务,不断推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报告披露,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上半年调查结果显示,超90%的受访企业对北京市营商环境表示满意。

 

今年以来,全市工程招投标项目网办率达95.4%

 

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北京市聚焦健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体系基础制度,着力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办事便利度。

 

大力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印发北京市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在全市餐饮店、超市/便利店等40个行业推行行政审批跨部门集成办理。目前,已经上线菜店、咖啡厅等30个行业场景,11月底将实现40个行业场景全部落地。同时,大力推广“证照联办”“一业一证”“一照多址”“一证多址”等叠加改革经验,在餐饮、零售、文娱、医药等行业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办理准入准营审批事项时实现“一次填报、并联审批、一次办妥”。

 

进一步降低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成本。不断完善全市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实现统一赋码、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诚信管理,实现8个市级系统和17个区级交易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今年以来,全市工程招投标项目网办率达95.4%,累计减少企业线下办理业务19.1万次,开具1.2万单电子保函,减轻企业资金压力17.9亿元。积极推动招投标保证金减免,园林绿化、交通、水务等领域今年共为2000余家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近5.7亿元。

 

此外,北京跨境贸易服务更加高效。出台《北京海关优化营商环境27条具体措施》,围绕加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提升跨境贸易便利水平等方面,对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新动能进行持续政策支持,全力保障首都外贸“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明显提升。打造国内领先的“双枢纽”空港电子货运平台,升级改造海关空港口岸物流系统,实现车辆备案、提货交货预约等功能“一网通办”。畅通海运通道,高质量推进“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改革扩围增量,已惠及北京市企业3000余家。进一步压缩进出口通关时间,上半年北京关区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5.7小时、0.6小时,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区间。


主要涉税事项网上办理全覆盖,申报率达到99.6%


聚焦更好更快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全方位打造标准统一、智慧便利的政务服务体系。如推进“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建设。对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涉及的事项实现集成办理,不断拓展基础领域和重点领域业务流程再造,推出了第二批“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并对新生儿出生、军人退役等“一件事”集成改革进行深化。

 

目前已上线市场准入、投资建设、退出市场等市场领域和出生、入学、就业、婚育、养老、身后等民生领域共50个办事场景。重点推进大型营业性演出审批改革,纳入综合窗口一体化受理,将35个工作日减少至6个工作日、压缩82.9%,审批材料由38件减少至22件、精简42.1%。

 

政务服务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加大电子证照应用力度,实现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身份证等138类电子证照的亮证应用。实施24小时不间断政务服务,推行智能导办,“智能政务助手”在非工作时段解答问题超70万次。推行智能预填、智能预审,通过政务数据共享,直接拉取后台数据,实现系统自动填写表单;通过数据自动比对,实现对办事人办事资格的预审。推行智能审批,已实现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调整月还款额、社会保险缴费申报与变更等5个事项“智能审批”。依托“京通”手机程序推出社保、医疗、住房、就业等领域739个政务服务事项,累计授权用户数1600多万人。

 

另外,纳税服务便利度大幅提升。主要涉税事项网上办理全覆盖,申报率达到99.6%,年办理量达4.8亿户。推行申报纳税“智能填”,实现税额自动计算、数据关联对比,申报异常提示。推行发票审批“智能办”,实现“全票种、全流程、全线上”自动审批,增值税发票审批时间最长20个工作日,今年已完成审批17.9万笔、占比89.5%。推行“智能退”,将申报、查询、退税3个环节整合为1个环节,系统自动抓取数据并填表,纳税人只需确认即可完成申请,企税汇算实现“一键退税”。

 

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标准”全面优化6大环境

 

针对下一步工作,报告提出把打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作为北京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品牌,将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拓展到各个领域,让企业群众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报告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简化、统一、协调、最优的原则,以优化行政管理为重点,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标准化建设,围绕政务服务、科技创新、高精尖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构建与首都功能相适应、与高精尖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国际一流标准环境,强化“北京标准”的引领性。

 

报告还提出,打造人民满意的“北京效率”。提升政府效率与优化营商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核心是法治化、便利化,与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密切相关。打造“北京效率”要以数字化智慧化改革为牵引,全面提升制度供给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审批效率、公共服务效率,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时间更短、跑动更少、成本更低,跑出“北京效率”加速度。

 

报告提出全面优化6大环境,包括打造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打造自由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打造暖心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以及打造智慧便捷的数字社会环境等方面内容。

 

如政务服务环境方面,报告提出,建立标准统一、运行规范、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改革创新,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数字化水平。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