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在11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依法治国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办理公证材料繁琐问题,司法部已经删减不必要证明材料116项,有效解决了证明“我是我、你是你”等循环证明、无谓证明问题。

 

媒体注意到,当前,群众在办证过程中还存在着提供证明材料多、办证时间长等问题。对此,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局长刘长春表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理公证材料繁琐问题,司法部全面梳理地方出台的公证证明材料清单,能减的尽量减;公证机构能够通过主动核查或者通过政务信息共享方式获得的证明材料,不再让当事人提供;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公证事项中涉及的一些辅助性证明材料,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原件。

 

通过梳理,今年6月,司法部向社会公布指导意见,规范了33类81项公证事项,删减了不必要的证明材料116项,删减证明29.3%,有效解决了证明“我是我、你是你”等循环证明、无谓证明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同时,进一步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建立公证与领事认证协同联办机制,做到“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开展“互联网+公证”,推进部分公证事项“跨省通办”。遴选了295家公证机构与驻外使领馆共同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满足旅居海外中国公民的公证服务需求。

 

在价格方面,司法部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明确关系民生的基本公证服务项目,指导各地对低收入群体、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按规定减免公证费用。今年以来,已经为老年人办理免费遗嘱公证1.1万余件。

 

编辑 陈静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