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在11月21日退至9.99米,跌破10米低枯水位后,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继续下降。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数据显示,11月23日8时,星子站水位来到9.86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641平方公里,相比今年6月底高水位时的2610平方公里,已缩水近八成。


今年鄱阳湖水位已创下“最小”“最早”两个纪录


鄱阳湖承纳了江西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的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星子站位于五大河在湖区汇合后的途经卡口、鄱阳湖入江水道的左岸,因此被认为是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


据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通报,10月8日以来,星子站水位快速下降,11月21日15时来到9.99米,退幅3.68米。


鄱阳湖星子站2023年水位过程线对比图。图/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


该中心分析,今年以来鄱阳湖水位整体呈偏低态势。星子站自2022年8月6日跌破12米后,水位一直维持在枯水位以下,进入2023年,水位仍然维持枯水状态。3月15日,星子站出现今年以来最低水位6.70米,到3月下旬江西入汛才稳定维持在8米极枯水位以上。但直至4月中旬,星子站水位始终位于12米枯水位以下。

 

受“端午水”强降雨过程影响,6月29日,星子站出现今年以来最高水位15.19米,较历年最高水位最小值(1972年16.00米)低0.81米。7月至10月,星子站水位基本在11米至14米之间波动。据统计,今年以来鄱阳湖星子站平均水位10.91米,较常年同期均值偏低约2.7米。

 

此外,今年鄱阳湖水位于7月20日首次在丰水期跌破12米枯水线,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退至12米以下的年份,比2022年提前了17天。

 

目前,江西省已进入少雨季。江西水文部门预计,鄱阳湖将持续维持低水位状态。

 

专家预测长江流域干旱发生频次和强度会愈来愈强

 

鄱阳湖今年长时间的低水位由去年的干旱延续而来。2022年,鄱阳湖流域发生了全流域特大干旱事件,对流域生产、生活及生态均造成严重影响。

 

2022年6月之后,长江沿线多地出现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综合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包括江西在内的10余个省份平均气温创历史最高纪录。

 

由于降雨少,加上长期高温导致蒸发量大增,江河来水较常年偏少二至八成,导致长江干流及洞庭湖、 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5米至6米。水文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8月6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破12米枯水位,9月6日跌破8米极枯水位,均较常年平均时间大幅提前;同年11月17日,星子站水位更是达到历史最低值6.46米。

 

江西省水利厅雷声等人发表的《2022年鄱阳湖流域特大干旱特征及未来应对启示》一文提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近年鄱阳湖年际和年内水位呈高变幅波动状态。如2019年和2022年降雨呈上半年偏多、下半年极度偏少情况,造成鄱阳湖汛后水位快速降低,2019年距最低历史纪录仅差0.2米,2022年更是打破了一系列低枯水位纪录。与此相反,受持续强降雨和长江顶托倒灌影响,2020年7月中旬鄱阳湖发生超历史纪录大洪水。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夏军撰文指出,2022年出现的“汛期反枯”“盛夏枯水”并不罕见,1978年和2006年都出现过,2022年干旱最大的特点是多地连续高温天数和强度创历史纪录,加重了旱情和旱灾程度。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这种态势将愈来愈频繁,未来长江流域干旱发生频次和强度会愈来愈强,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影响也会愈来愈显著。

 

此外,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闪丽洁等人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流域50多年的日降水资料,发现旱涝急转事件范围在变大,频率强度呈增长趋势,鄱阳湖流域西北部为高发区。高水位给滨湖区域带来巨大的防洪压力,低水位则会给人畜饮水、农业灌溉、水生生物和迁徙候鸟带来极大影响。

 

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为例,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在2022年9月和12月异常干旱的水情下,开展了2次鄱阳湖长江江豚同步监测。该中心闵佳玲等人近期发文指出,极枯水位下,长江江豚核心家域主要分布在船舶密度低、人类干扰少以及以泥质岸为主的天然岸线水域。极枯水位船舶密度对长江江豚栖息地选择具有一定影响,且极枯水位下,鄱阳湖长江江豚面临的搁浅、被困、饵料短缺、船舶干扰以及人类活动干扰风险在增加。

 

江西省持续多年推动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

 

江西省水文部门分析,近20年来,受长江上中游控制性水库群蓄水运用的影响,长江干流9至10月份水位明显偏低,加剧了鄱阳湖出流,水位快速下降,对鄱阳湖产生拉空效应。鄱阳湖水文节律自2003年以来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呈现枯水位降低、枯水期提前、枯水历时延长、退水速率加快等枯水特征,并逐渐呈常态化、趋势化态势。

 

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是多年来江西省一直在推动的事情。

 

早在20世纪80年代,基于江西省政府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鄱阳湖科考,针对鄱阳湖的建坝方案被提出,防洪是方案最初的目的。随着鄱阳湖的核心问题从“涝”逐渐转向“枯”,2009年,江西省将“建坝”方案调整为“建闸”方案,提出“控枯不控洪,动态调整”。此后,方案经屡次修改,先后取消发电功能、上交调度权。

 

2013年1月6日,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揭牌。该办公室“致力于保护鄱阳湖生态功能和环境承载能力,高质量科学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

 

2016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后,被多位专家、学者和一些公益机构反对,项目陷入沉寂。2021年1月5日,该项目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当天,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公布《关于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初审)与选址的批前公示》,称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统筹解决鄱阳湖枯水期水安全问题的综合方案,已纳入国家2020-2022年拟开工建设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

 

2022年5月9日,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对外发布《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开启环评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制定的征求意见稿显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为开放式全闸工程,基本理念是:建闸不建坝;调枯不控洪;拦水不发电;建管不调度;江湖两利、动态调控。即每年汛期4月至8月,闸门全开,江湖连通;9月至次年3月为工程调控期,通过闸门调控,对湖区水位进行调节,实现汛末洪水资源化利用,缓解湖区水位下降过快及水位过低引发的一系列水安全问题。

 

征求意见稿提出,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十分必要,工程建设利大于弊,可通过调控使湖区枯水期基本维持天然水文节律,还原适合湿地的水位涨落过程。

 

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七个受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在列。记者注意到,鄱阳湖水利枢纽环评报告提出,增加两个为长江江豚通行设计的60米大孔闸,由之前的4个增至6个;每五年实施一次全年的江湖自然连通。

 

环评报告认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接受,风险总体可控,“不存在颠覆性的风险”。

 

新京报记者 行海洋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