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怎么做骨科手术?机器人和医生是怎样配合的?”11月28日下午,在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向百余位初中生解答了这些问题。


这是“院士专家讲科学”——2023年科学教育行动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学中心和新京报社承办,中国工程院办公厅支持,重点面向北京远郊区学校开展科学教育行动。


田伟是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积水潭医院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教授、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名誉院士、北京学者,此外,他还是第十八届国际计算机辅助骨科学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国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分会会长。


在这节特殊的科学课上,田伟为学生们分享有关骨科机器人的科普知识,向他们传递科学精神。


11月2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为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同学授课。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如何打准一颗钉子?


在活动现场,田伟率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缘起。


他介绍,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典籍就已经有了机器人的雏形和对机器人形象的畅想。而被称为“机器人之父”的美国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也在1950年出版的小说集《我,机器人》中提出了“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但当该命令与第一法则冲突时例外;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法则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护自己。“在现实中,大家仍然认为这‘三大法则’是很有意义的。”田伟讲道,随着科技发展,真正的机器人被研制出来,也被逐渐应用在医学领域,包括骨科。


田伟提到,在骨科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中,1999年,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置换过程像安装“工业零件”一样要按照步骤精确操作,因此利用机器人协助的想法应运而生。2002年前后,以田伟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结合实际,开始在骨科机器人领域探索,以克服医生的局限,提高手术的精度,在术中为患者“打准钉子”,降低手术风险。


历经15年艰苦攻关、2000余次设计和实验的失败,2016年11月,由田伟领衔研发的天玑骨科机器人正式上市。在医生给机器人发出指令后,机器人会按照规划位置在红外线导航引导下到达患者的实际部位,并在主控台上实时显示出引导器和手术部位的三维关系和精准度,医生沿着引导器置入导针、螺钉或者进行病变部位切除,实现完全按照规划执行手术,精准度大幅度提高,有助于手术实现安全、微创的目标。


2016年,田伟发表了首例机器人辅助C1-C2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的学术报告,该技术提高了螺钉置入精度,使过去不可手术的上颈椎疑难重症病例获得安全手术治疗,被国际学界评价为“引领了本世纪的发展趋势”。


“截至目前,全国完成机器人手术5万余例,准确率98.6%,比传统手术提高53.6%。”田伟向学生们介绍,骨科机器人技术还在继续向前发展,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在5G场景下助力远程医疗。


11月2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以“机器人推动骨科技术革命”为主题,为通州二中学生授课。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他提到了一起案例——2019年,田伟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同时指挥了两台手术,一台在山东,另一台在浙江。目前,5G+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应用在全国已超过160例,涵盖基层医院各种骨科常见疾病,11个省级行政区域(13个城市)的17家医院参与其中,辐射范围广。


“骨科机器人具有操作精度高、影像识别和分析能力强、减少医生手术疲劳、可以远程操控手术等优势。目前在国内,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也很快,获批的医学机器人数量增多。”田伟认为,骨科机器人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否认,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离临床庞大的需求依然还有距离,同时也在伦理学上存在风险。


“这些都需要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去不断研究。”田伟说:“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中,如果有人将来对这些感兴趣,可以不断去学习、参与,适应更加现代化的生活。”


认真听讲的学生们。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让科学扎根在青少年心中


“机器人发展对人类一定会有好处吗?”“假肢会不会跟人类神经融合?”讲座结束后,在场的学生们积极举手提问,向田伟请教,田伟也细致地一一作答。


他告诉学生们,在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一定会想办法对安全性做出保证,在实际的操作中,比如置入螺钉,目前仍由医生来完成。“问题不在机器人,而在于人类自身。人类要学会抑制自己的恶念。”田伟回答完,礼堂里响起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田伟回答学生的提问。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田伟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是几十年来,他第一次为初中生们授课。在他看来,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法,科学的基础是哲学,“人类是在‘科学’这种认知方法的指导下去认知世界的,这是一种信念。”


田伟希望,自己能在学生们的基础教育阶段,为他们建立起“科学”的观念,教会他们去信任科学,让“科学”扎根在青少年心中。


田伟离开学校时,一位没能提问的学生带着笔记本,特意追上来向他请教,两人一路走一路探讨。“谢谢院士!”在得到田伟的耐心解答后,男孩鞠躬道谢。


新京报记者 左琳 王贵彬

编辑 刘倩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