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车险骗赔已成为保险类诈骗犯罪的“重灾区”,为进一步规范机动车保险市场秩序,11月28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召开“机动车保险诈骗犯罪案件审理情况”新闻通报会,梳理该院近五年车险诈骗犯罪案件,并分析案件特点,剖析问题成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汽修人员与车主共谋骗保的占88%

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顺义法院审理机动车保险诈骗案26件52人,犯罪既遂比例高达98%,仅有一起案件的行为人在得知保险公司对事故原因开展调查后中止理赔。可以说,车险骗赔已成为保险类诈骗犯罪的“重灾区”。

顺义法院经梳理发现,机动车保险诈骗案件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案件多为汽车修理人员与客户共谋。顺义法院审结的车险诈骗案件中,汽车修理从业人员与到店维修车辆的客户共谋骗保的案件有23件,占比高达88%。顺义法院审结的52名被告人中,27人是汽修从业人员,17人是到店维修车辆的客户,2人是从事保险理赔的工作人员。涉案汽修从业人员往往利用熟悉汽车结构和保险理赔流程及标准等优势,以“免费修车”、给予“好处费”为诱饵,说服客户使用其车辆伪造或制造事故骗保,同时让其他人提供驾驶证、假扮事故车辆司机,共同骗取保险公司的理赔款。

其次,顺义法院发现,在审结的车险诈骗案件中,行为人伪造或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骗取理赔款的案件占比88%左右。发生事故后找人顶包骗保的案件占比12%左右。

此外,案件显示,大部分行骗人受非法牟利动机驱动,修理厂经营者虚增事故车辆维修项目和报价,压低维修成本,赚取维修差价;修理厂员工为增加维修收入,赚取绩效提成;保险理赔员、定损员与维修人员合谋,虚增维修费用,赚取个人回扣。而诈骗金额也较大,可谓“利润丰厚”。在顺义法院审结的汽车保险诈骗案件中,骗保金额超过3万元的有31人,超过10万元的有13人,另有少数行骗人“友情”提供驾驶证、充当事故车辆司机、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甚至提供车辆用于制造事故。

“内鬼”参与其中,让犯罪查处难度不断增大

发布会上,顺义法院也通报了经过法官们梳理和研判的车险骗赔已成为保险类诈骗犯罪的“重灾区”的原因。

首先,车险诈骗从早期车主谋划骗保的不特定偶发事件,到汽车修理人员协助客户造假的共谋型诈骗,甚至出现保险理赔、定损人员“内鬼”参与其中,犯罪手段翻新升级,查处难度不断增大。

各保险公司之间往往处于竞争关系,普遍将本公司所掌握的客户信息视为商业秘密、核心资源,与行业内其他保险公司实时共享业务数据的意愿偏弱,并且也缺乏安全高效、双向互动的数据共享通道,从而在各保险公司之间形成数据壁垒。各保险公司在承保、核保、理赔等各工作环节中处于相对独立甚至封闭的状态,主要依靠本公司所掌握的信息作出业务判断,由此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也给不法分子游走于各保险公司之间从事欺诈活动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

另外顺义法院发现,保险公司重展业、轻理赔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承保时的风险评估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事故发生后对现场勘验、实物审查仍不到位。

现有案件显示,保险公司在对车辆维修后的理赔审查大多都以书面形式进行,很少对申请人提交证据的相应实物及具体来源进行审查,对维修使用的材料来源、价格、质量等情况进行现场审查的更是少之又少。

对此,顺义法院建议保险行业建立反欺诈信息共享机制,并建立保险欺诈人员信息库,对车辆信息、事故认定、保险理赔信息等数据实时共享,保险公司应通过完善内控机制,优化保险理赔流程,加大理赔审查力度等方式提高诈骗风险控制能力,同时保险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应加强对车险消费者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树立诚信投保、理赔、依法维权的法治观念。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