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冯琪)2023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昨日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评选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6个学科的金、银、铜、优胜奖,以及跨学科最高奖项——科学金奖,共计61个奖项。记者注意到,获奖者中多位来自北京。


数学金奖得主、新加坡莱佛士书院郁含章与生物金奖得主、上海中学晁楚言共同分享2023年科学金奖。来自上海宋庆龄学校、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和北京市十一学校的3支参赛团队分别获得化学、计算机和经济金融建模金奖。


记者注意到,7位银奖获得者中,4支参赛团队来自北京,其中3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18位铜奖获得者中,6支参赛团队来自北京,分别来自北京顺义国际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支)、北京王府学校、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优胜奖获得者共30个,其中8支参赛团队来自北京市,所在学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3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第五中学、北京第一零一中学(3支)。


“好奇心是人类前进最好的动力。”科学金奖得主、上海中学晁楚言提及,自己的父亲一直用这句话鼓励他对各种事物提问,培养他对事物的好奇心。本次竞赛他以“爬山虎攀爬形态建成的机制研究及植物茎尖向地性的发现”为题,在逛公园时无意间发现的生物现象,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在研究过程中他利用解剖镜、显微镜、自动切片机等工具反复实验,成功探究出“爬山虎顶端具有正向地性”这个前人从未发现的现象。这不仅让他发现了植物进化的巧妙,其研究结果未来在园艺、农业领域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颁奖仪式上,竞赛总主席、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为学生颁奖。回首十六年,参赛中国学生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数学竞赛的时候,基本上我们的中学生不怎么懂得微积分。到了今天,我们的同学不但懂得微积分,对他们来讲微积分甚至更高深的数学都变成一个很简单的工具,能够运用自如。有些文章都可以发表在相当好的杂志上,我们的进步是能够赶得上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的。”


丘成桐呼吁,尽快改变中国基础教育刷题备考的方式,转而注重保护孩子们的兴趣、好奇心,才能培养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下一代。“做学问不是为了考试。我们要学习各种工具,也要增强好奇心,对学问有兴趣。”“创造性的想法与训练基本工具都要一同并重,我想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丘成桐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这十多年来的成长,令人难以想象,优秀大学生的水平已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但是研究生方面还不够。他希望,这项赛事能够与大学教育相结合,储备中国下一代科研人才,成为中国建设一流研究院的中坚力量。“期望在中国本土能够做出世界第一流的学问,这是我们的期望,同时我们也有很大的信心能够完成它。”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