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四川崇州恶犬伤人事件发生后,舆论再度聚焦“狗治理”。本期特刊也从流浪狗去向、城市治理及恶犬伤人等多个层面关注这一议题。


尽管“狗的治理”早已成为一个牵涉甚广的社会问题。然而,每一次舆论的密集关注,几乎都是在发生了极端、恶性的事件之后。这未免让人有些无奈,也引发深思,为什么在治理上总是如此被动?


类似的“讯号”此起彼伏。且不说各地时不时曝出的狗咬人、狗被伤害事件,即便单纯从数据看,也早该引起高度重视了。


《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宠物狗数量为5429万只,流浪狗数量为4000万只。时隔两年,如今的数目比之2021年,想必只多不少。


考虑到绝大多数宠物狗都生活在城市,对狗的治理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一道必答题。而答题的质量,不仅关系到狗的生存,更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


流浪狗的治理是一个更艰难的问题。鉴于这一问题牵扯到人道方面的考量,处理起来也相当缠绕。这也使得近年来各地在处置流浪狗问题上,越来越呈现出人性化色彩。


然而,一个越来越庞大的流浪狗族群,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无疑意味着严峻的考验。相关政策如何制定?末端如何执行?如何在数量庞大的流浪狗和潜在的侵害之间找到某种均衡?这些都是对管理智慧的挑战。


即便有极端侵害风险,从治理上看,也应更平和、人道、更符合现代社会公民的认知习惯。有必要审视一些地方正在进行的暴烈、暴力扑杀行为。毕竟,动物的事就是人的事,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


当然,除了关注“存量”外,更值得重视的是尽可能地减少“增量”。这件事情办好了,不仅流浪狗的数量会慢慢减下去,整个社会中人与狗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和谐。


宠物狗为什么越来越多?很多人可能会说,现代社会人都比较孤独,养猫养狗是一种慰藉,这样的解释当然没有问题,但为什么流浪狗同样越来越多?


这或许就暴露出两方面的问题:其一,随意养、随性弃。很多人不管从心理上还是从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做好与狗相处的准备,抛弃宠物现象时有发生;其二,当下城市在治理能力上亦有待提升。毋庸讳言,不少地方,要么不管不问,要么凑合糊弄,制定了相关规定也缺乏落实的责任主体、难以执行,导致人与狗的关系紧张。这种畸轻畸重的管理,本身就是狗患频发的根源之一。


当下对于“狗的治理”,有必要回到公共治理的议题上来。从公民到政府、从政策到落实、从孤立事件到普遍现象,都不妨梳理一下,找到问题症结,辨证施治。


此外,每一个爱狗、养狗的人,都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负责的精神,对狗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每一个城市,也要因地制宜落实政策措施,推动城市中人和狗和谐共存。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的情绪价值越来越凸显,人和狗的关系也会成为越来越不容回避的现代化命题。而这从根本上说还是人类社会的问题,“狗事亦人事”。只有把人的事儿处理好了,狗的治理才会好起来。


撰稿 龙之朱(媒体人)

编辑 刘天红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