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12月6日,第二届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以下简称网文周)举行“网文出海新趋势新生态”系列对话,来自中国、日本、泰国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就网络文学全球化、IP开发、短剧出海、AI创作等业界关心的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网文出海新趋势”对话现场。


助推网文全球化发展


本届网文周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全行业海外营收规模达4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7%,海外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在“网文出海新趋势”对话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林升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玮、上海社科院信息所科技创新研究室主任王兴全和推文科技董事长兼CEO童晔开启了一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跨界交流。


林升栋认为,阅读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世界各地的读者有相通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推动网络文学全球化发展持续深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读者中心主义,“要加强对读者的研究,对当地人有深入了解,这样才有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各地开花结果,使文化交流从自发变为自觉。”


李玮表示,除了作品出海外,当下网络文学呈现出IP融合出海的趋势,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动漫、影视剧在世界范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她建议,中国网络文学要继续走向世界,就要加强世界文化产业业态的合作,“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一定能更多地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生长”。


王兴全认为,网文出海是中国第一个非常好的工业化出海的文化产业,现在从“扬帆出海”到了“立足全球”的发展阶段,必须站在全球的范围内去竞争、发展自己的网文平台。而在电商、游戏、短视频、短剧等多种产业综合出海的格局之下,如何更好地跟中国的出海资源匹配是业态提升的一大关键点。


童晔表示,随着大模型的出现,网文翻译的效率、成本、质量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平衡,内容本地化的问题也有了解决方案。他还认为,AIGC不会对长内容的生成有直接的影响,更多是辅助创作的角色,“真正好的文学作品还是源自创作者自己的积累和感受,机器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


构建全球IP新未来


《报告》指出,“产业融合,打造全球性IP生态”已成网文出海的四大趋势之一。对此,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晋江文学城副总裁胡慧娟,中文在线首席运营官杨锐志,上海角川青羽总经理吉田沙织和泰国Ookbee集团副总裁皮波围绕“构建全球IP新未来”展开主题讨论。


杨晨介绍,网文出海已经进入“全球共创IP”的新阶段,阅文会加速本土化和全球化融合发展:一是利用AIGC来加速网文翻译出海,让优秀作品在多语种市场同步推广;二是打造全球性的共创平台,培育海外创作者,建设开放多元的内容生态;三是加强全球IP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利用全球合作伙伴的开发产能为优秀作品更多赋能。


胡慧娟表示,近两年,科幻题材在女性向平台的成长非常快,同时,“无CP”类型的小说开始大量涌现,这背后既有热播IP所带来的影响,也有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改变。她认为,全球读者或观众喜欢某种类型的网文或其IP改编作品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通过阅读满足一些难以实现的个人梦想的现实投射,或是个人美好的感情寄托。”


杨锐志表示,过去三年,传统的玄幻、仙侠小说虽然仍是中国网文出海的主要题材类型,但科幻、悬疑、都市作品的出海比例在持续增加。同时,海外音频市场、短剧市场为网文出海带来新的机遇。他认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短剧都会是IP的衍生方式,而这个市场才刚刚开始。


皮波介绍,Ookbee平台上有一半的读者会读中国网文小说,武侠、玄幻、言情是最受欢迎的三种题材类型。他提到在泰国进行IP改编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好的作品受制于相对有限的预算,通常能做的就是电视剧的改编,“希望学习中国方面的很好的经验,以后也能做IP方面的输出。”


吉田沙织认为,要想在跨文化背景下打造成功的IP,必须与当地公司一起深度合作,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然后再进行本土化和多元化的开发,“我们深感网络文学在全球发展的巨大潜力,相信通过多元化开发的方式,能够带来更多的粉丝,也能够给粉丝带来更多的感动。”


本届网文周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指导,上海市出版协会、阅文集团主办,以“好故事联通世界,新时代妙笔华章”为主题,汇聚了18个国家的网络文学作家、译者、学者和企业代表,共享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新成果,共建数字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新路径。


编辑 佟娜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