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取得了众多重大突破,在多个领域开始领跑世界,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还不是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开辟新领域,助力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 在2023年12月6日举行的“202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说。


12月6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在此次论坛上致辞。中国农科院供图

 

增产增收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科技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14亿人的食物供给和5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吴孔明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品种对于单产的贡献率达到45%,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科技助力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效益持续提升,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技术性战略性的支撑,我们还攻克了一批引领性,基础性,前沿性的科技难题,如主导完成重要农作物全基因组系列框架图,发现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重要育种价值的多个新基因,攻克了水稻产量与品质等多个性状之间相互制约的世界性育种难题,自主培育三个白羽肉鸡突破性新品种等。”

 

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农机装备的需求日益提升,吴孔明介绍,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科技和装备对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农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自动驾驶播种机,每千米垂直误差小于3厘米,无人飞机进行植保防控,提升作业效率超过60倍。

 

农业发展正在改变着农村居民的生产和方式,吴孔明介绍,在农业科技助力农民增收方面,我国已打造144个创新型县市和72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遴选了1600名高水平的专家,组成了160个科技特别团,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驻团式帮扶,扶持壮大80多个主导产业发展,建立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推广农产品保鲜储运加工等新技术,农产品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4比1,农业产业链的韧性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也正向绿色高质高效农业发展,“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双双达到40%以上,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8%,农膜回收率达到80%,全国95%以上村庄开展清洁行动,农村从普遍脏乱差转变为基本干净,整洁有序,农业绿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吴孔明说。

    

补上短板 科技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当前,全球生物信息、材料和能源等领域新型技术突飞猛进,并不断与传统农业科技交叉融会,农业科技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节点。而核心技术的掌握,不止是保障14亿人食物与营养的需求,也是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求。

 

吴孔明表示,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还存在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亟待强化等短板弱项,与农业强国的建设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必须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支撑。

 

如何补齐短板?吴孔明表示,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生产成本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又要立足长远依靠科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促进降本增效方面,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调整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方向,以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压力,为基准完善布局,依靠科技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在引领产业革命方面强化核心等关键领域原始创新,加快突破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及其应用,确保前沿技术和底盘技术的自主可控。

 

在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中,科技仍然是未来重要的力量,吴孔明说,如在低碳循环发展方面,需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改变粗犷的生产生活和经营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加快畜禽粪污地膜和秸秆综合处理技术与模式研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模式与设施设备研发,实现环境友好,变废为宝等。

 

“说一千道一万,农业生产的发展,关键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吴孔明说,“通过科技来促进产业融合,为农民提供降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友好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是未来农业科技发展中必须要重视的。”   

 

需求引领 科技支撑新的生产力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和推进,农业生产、乡村产业等,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越来越显现出农业农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强大驱动力。

 

未来的农业农村发展中,科技如何提供更多的力量?吴孔明介绍,“在未来,仍需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加大研发力度,力争在核心种源、耕地保育、农业算法、农机装备、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在高油高产大豆,丘陵山区专用机械等频率技术装备上尽快取得突破。”

 

农业科技的发展,最终需要运用到乡村和田野的实践中,吴孔明认为,未来仍要以市场现实需求为导向,加快先进试用科技成果的集成、推广和应用,“这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推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鼓励发展国内社会化农业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建设好运行好现有的各级各类协同创新和产业支撑平台,探索实践产学研用一体,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的有效模式,促进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和产学研融通,探索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制度通道。”

 

科技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而提升创新能力,则需要进一步推动改革,优化创新机制。吴孔明说,创新是新引擎,改革是点火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需要双轮驱动,深入推进农业科研机构成果,人才分类评价,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制度体系,将科研机构授权,为科研人员松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科研诚信与作风学风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真正把农业科技企业主体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发挥出来,加强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新京报首席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