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63岁的村民王青花戴着安全帽,和其他村民一起来到村内一处施工地参观。几个月之后,这里将盖起96栋二层小楼,成为村民们的新家。“地基都是钢筋和混凝土的,看着挺结实!”王青花虽然不懂盖房子技术,但她听懂了施工技术人员的一句话:“新房子比老房子更结实、更舒服。搬入新址后,村子更高、更安全了,可以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

 

今年7月底、8月初的那场特大洪水让沿河口村整体受损严重,村庄所有宅基地全部被洪水浸泡、淤泥倒灌,根据灾后重建政策,沿河口村将整体搬迁。虽然和老村子只隔了一个排水沟,但新村将比过去更安居。


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异地安置项目航拍图。受访者供图

 

新居采用装配式住宅 现场拼装独栋二层小楼

 

时隔几个月,再访斋堂镇,虽然路两旁可见施工的场景,但人们的生活似乎已经回到了正轨,镇政府旁的一个绿茵场里,晨光下,有村民正在跑步和锻炼。

 

沿河口村距离斋堂镇政府还有一段距离,大概半小时的车程。沿河口村四面环山,一进村,就能看到一蓝、一红两个大牌子,写有“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异地安置项目”字样。一旁就是村民新居施工建设现场,多台大型作业机械发出轰鸣,施工人员分散在不同的区域,按部就班的作业。


12月7日,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异地安置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吊装作业。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目前,正在进行房屋基础施工。我们对坑基进行了回填,最高的部分,地基增高了3米。”施工方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沿河口村异地安置房项目负责人王鸿章向前来参观的村民们介绍说。王青花和几位村民们认真地点了点头。

 

记者留意到,和普通的房屋基础施工作业看起来有些不同。“项目采用的是装配式住宅,通俗地说,就是房子在工厂已经盖得差不多了,只需要运到现场,进行组装就可以。”王鸿章解释说,装配式住宅是一种比较新的施工建设方式,相比传统建造工艺,装配式住宅更结实、安全,可以根据设计需求,灵活组装,建设时间大大缩短,施工也不受天气影响,非常适合受灾重建村项目。


12月7日,斋堂镇沿河口村异地安置项目正在进行房屋基础施工。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在工厂制造的过程中,就会严格控制材料和工艺的质量,确保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装配式住宅具有较高的节能性能。预制构件可以采用先进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因为预制构件可以在工厂准确地制造,减少了现场浪费和人工成本。”

 

配套设施同步建 整个村庄防洪能力将提升

 

现场有村民问起“房子什么时候盖好?”王鸿章指了指远处重型卡车上的六个“模块”答道:“第一户房子的模块已经在这里了,这6个模块将会根据设计图纸拼装成一栋二层小楼。每一个模块都是钢混结构,单个重量就达到了30吨。”

 

除了房子自身的安全性高了,村民新居周边的防洪能力也同步提升。“村子的北侧,有一个截洪沟,以后山上的水下来之后,可以顺着截洪沟往东排,南侧的防洪挡墙也升级了,最高处达到了4米多,沟渠会进一步拓宽,未来可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北京住总集团沿河口村异地安置房项目负责人孙文超称。


12月7日,斋堂镇沿河口村异地安置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有序地施工。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沿河口村整个安置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6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44万平方米。其中,农宅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可安置农宅96户。除了满足沿河口村整村安置需求,项目还将同步建设村委会、综合文化站、健身场地、小卖部、老年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约600平方米。

 

据门头沟区斋堂镇组织委员李笑晨说,早在项目开工前,镇上、村里提前把设计方案、户型、未来规划跟村民进行了沟通。“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按照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这次组织村民来项目上参观,其实也是区、镇两级落实主题教育的一个抓手,让村民亲眼见证家园重建过程。”

 

王青花的老院子与项目部仅相隔一个防洪沟。“最近几天,王青花的爱人每天都会在项目上帮忙看门。”“住了十几年了。”王青花回忆,洪水来的时候,她和村民都被提早转移了,再次回家时,院子里的积水、淤泥已经没过了膝盖,家具等都被冲跑了。她在正房的屋子里,从淤泥里救起了两只养了多年的乌龟和盆栽花还有绿植。


村民王青花的屋子里摆着从淤泥里救回来的花和绿植。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新京报记者跟随王青花去她的老院子,沿途的街巷很干净,已看不出洪水来过的痕迹。只是院子里的墙壁上还有水浸过的痕迹,屋子里的家具也都是拼凑的:几十年前的老木板床从厢房里找出来,收拾收拾,重新用上了;沙发是儿子从城区的家搬过来临时救急的…… “没事,再凑合一阵子,就搬新家了。”王青花说。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