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康西瓦,到新疆和田边境管理支队大红柳滩边境警务站,再到喀喇昆仑山脉附近的边防连,理发师孙凯带着他的“移动服务小站”,在祖国西部边陲,留下了一连串义务剪发的公益足迹。

同时,孙凯在自己的理发店里设置了“学雷锋美发志愿服务站”。每个周六,他总是早早赶到店里,做好准备,为60岁以上老人和快递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有需要的人群免费理发。周六下午,孙凯则带领他的志愿服务队伍,入户为社区重度失能老人义务理发。

作为一名理发师,孙凯走边疆、进社区,他说,要用自己手中的理发剪为“最可爱的人”服务,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带去清爽利落,这也是自己回馈曾经得到善意的一种方式。


孙凯在新疆和田边境管理支队大红柳滩边境警务站为民警理发。受访者供图


解决老人的“头”等大事

孙凯是个东北小伙儿,2006年来到北京,爱笑,热心肠,社区的叔叔阿姨亲切地喊他“小凯”。

他在北京王府井经营着一家理发店,作为店长,事无巨细地料理着店中的大小事务。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北京市东城区梵珀匠人志愿服务队队长。

这支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由一群热心公益的年轻理发师和志愿者组成。他们将志愿公益服务与专业美发服务相结合,每个人都是一个可移动的“学雷锋美发志愿服务站”。

“要坐电梯到12楼,还要再爬一层楼,才是潘叔叔家。”12月2日下午,孙凯来到潘仁忠家中,为老人理发。

今年87岁的潘仁忠住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几年前突发脑梗,行动上有许多不便。

“孙老师上门理发解决了我们的难题,他剪头发非常仔细,人又体贴热心,真正关心老人,他一来我就特别高兴。”潘仁忠的老伴陈文敏说。

为潘仁忠理完发后,孙凯转过身,拉开右侧一扇门,“我记得您的小镜子是在门后的,来,照照。”他把潘仁忠扶到镜子前,等待老人为他的“杰作”打分。

“我这个人对头发很讲究,有的理发店理得‘坑坑洼洼’的,黑一块白一块,我就再也不去了。孙师傅理得很自然,没有‘理发尴尬期’。”潘仁忠对新发型很满意,像小孩子一样喜笑颜开,“真不错,给我照个相。”

孙凯也主动为陈阿姨理了发,“这是顺手的事情,阿姨您不要客气。”他笑着拒绝了阿姨的付费。

“这些老人的难处不是缺钱,而是走出家门。”从潘仁忠家里走出来时,孙凯说。


理发后的潘仁忠。新京报记者 秦冰 摄


88岁的陈英秀家住5楼,没有电梯。她瘫痪在床,双目失明二十几年了,儿子一直在照顾她。

“我每个礼拜出一次门,去给老太太拿药。”因为照顾母亲,陈英秀的儿子平时很少出门,孙凯便主动提出也为他理发。

孙凯左手持梳,提起发尾,右手的剪刀上下飞舞,20分钟后,乱糟糟的头发变得整齐利落。

陈英秀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她询问孙凯过年前能否上门帮她剪发,孙凯爽快应下。

孙凯一直认为,头发暗含着人的生活态度,代表着人的精神状态。“干净整洁的外在形象可以使人内心愉悦,有时候是一种隐形的盔甲,会影响人的心态。”


孙凯为陈文敏理发时,潘仁忠在照镜子。新京报记者 秦冰 摄


为“最可爱的人”理发

孙凯的公益理发服务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为“最可爱的人”理发。

2020年4月,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归京,在酒店休整。4月30日,隔离的最后一天,孙凯带领店里工作人员来到酒店,为160多名援鄂医生公益理发。从下午3点到晚上11点,孙凯几乎没有休息。

医生们理完发后神清气爽,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干净清爽地迎接与家人的团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哪怕只能帮到一位医护人员,我都会非常开心。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奔赴武汉,真的非常了不起。”

自此,公益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孙凯开启了他的公益之旅。三年来,孙凯走进医院、养老院、部队,为医护人员、老年人、退役军人、冬奥工作人员、快递小哥等群体开展义务理发服务。


疫情期间,孙凯为医护人员志愿理发。受访者供图


2023年建军节前夕,孙凯背上移动式“学雷锋美发志愿服务站”,走进部队,为“最可爱的人”理发。

在海拔4280米的新疆和田大红柳滩边境警务站,孙凯一边吸氧克服高原反应,一边为当地民警修剪头发。

给不同的群体剪发,孙凯会设计不同的发型,以满足其需求。

“比如部队战士的发型一直是最基础的圆寸,我们按照士兵的生活习惯和工作需求,设计出一款新的发型。”战士们非常喜欢这种发型,不仅符合军容风纪,还紧跟时代潮流,让人眼前一亮。

战士们希望平时也能理上这种发型,想掌握这款发型的理发技巧。因此,孙凯特意为战士们录制了理发教学视频,同时还捐赠了100多把定制的专业推剪。

一路上,孙凯不仅为当地的边防战士、民警、援疆干部提供爱心义剪服务,还组织了“学雷锋理发小组”活动,向当地传授志愿服务经验,带领志愿者们慰问退役老兵,发放慰问物资。


孙凯在三十里营房移民局警务站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


“我得到了别人的帮助,现在我也想做点好事”

除了为有需要的老人上门理发,孙凯还在社区招募志愿者,开展理发技能培训,以理论讲授、现场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授课,为社区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义务理发队。

在东华门街道团工委和民生保障办公室的支持下,今年6月,孙凯带领梵珀匠人志愿服务队来到街道甘雨社区养老驿站,开展理发技能专题培训。

同时,他的理发店同北京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了理发技能培训线上“微课堂”,线上观看教学视频超2万人次。


“早些年开店,我得到了别人的帮助,现在我也想做点好事。”孙凯说。

孙凯也有了自己的徒弟。“零零后”的王云平腼腆内向,初到北京时是一名外卖员。2022年,王云平通过“志愿北京”平台报名参加孙凯组织的公益活动,二人由此相识。

自2022年6月,王云平一边送外卖,一边跟随孙凯学习理发技能。“云平踏实,善良,肯吃苦”,孙凯对这个徒弟倾囊相授,如今王云平的剪发技术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今年7月,他入职北京一家医院的理发室,正式开始理发师生涯。每周六,他也会与师傅一同到社区,参与公益理发活动。


孙凯为志愿者培训理发技能。受访者供图


孙凯统计过,这些年他总共为3万多人次提供义务剪发服务,为500多名志愿者教授理发技能,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000余小时,捐助和帮扶资金60余万元。志愿服务也给他带来了很多荣誉,曾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理发中。”孙凯说。


新京报记者 秦冰 编辑 刘倩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