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发布了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及低碳先锋试点工作成果。记者获悉,自2022年7月以来,北京市门头沟区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3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和6个北京市新记录种,同时还发现了我国目前最大的丁香叶忍冬实生种群……


发现国内最大丁香叶忍冬实生种群


门头沟区位于太行山余脉,是京西生态屏障,区内自然环境优美、物种资源丰富、生境类型多样,2022年7月,门头沟区制定并发布实施了《门头沟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同时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据悉,本次本底调查中,除苔藓类共记录到各类群物种4266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8种;发现了3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包括单系全缘孔菌、溲疏毛皮伞、布氏垫革菌,同时发现了6个北京市新记录种。在门头沟境内还发现了我国目前最大的丁香叶忍冬实生种群。此外,还发现多个个体数量达到100丛以上的槭叶铁线莲集中连片种群,最大种群个体数856株。


“门头沟区是槭叶铁线莲等崖壁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具有极大的生态旅游和科研价值。”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淼说。


新发现的单系全缘孔菌。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将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据介绍,门头沟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556.3平方公里,占比达到38.4%。近年来,该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空间与城镇村生产生活空间系统化优化治理,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了良好栖息环境。


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发生后,门头沟区将开展灾后生态系统、重点生物物种及重要生物遗传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杨淼介绍,“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清单,探索形成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评估方案,持续追踪物种动态变化等。同时加强极小种群保育,持续开展百花山葡萄、大花杓兰等物种人工培育扩繁,完善重要物种应急保护体系及抢救性保护措施。完善生物多样性智慧化监测网络,依托现有各级各类监测站点和监测样地(线),结合自然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灾害影响情况,形成门头沟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智慧化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调查人员实地调查槭叶铁线莲生存环境。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推进清洁能源助力环境保护


当日的发布会还介绍了门头沟低碳先锋试点工作成果。门头沟区督察与大气管理科负责人陆正炜介绍,2023年,出台《门头沟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将应对气候变化等,纳入污染防治攻坚,统筹推进能源清洁化、产业低碳转型、建筑和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中。


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过去一年累计备案分布式光伏项目120个,总装机容量约3700.49千瓦。在交通领域低碳化工作中,出台《门头沟区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新增对国四柴油载货汽车管控措施,释放高排放车加快淘汰信号。还出台了《门头沟区鼓励非道路移动机械(叉车)电动化方案》,鼓励车辆电动化。协同创新政策,首次将碳排放核算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推动建设项目减污降碳。


陆正炜介绍,在针对千年琉璃窑的园区化改造中,试点“零碳工厂”改造项目,通过拓展园区绿化面积、节能降耗改造、铺设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二氧化碳捕集线等举措,加速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每年可发电70余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20余吨。


新京报首席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越